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业领域的表现,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展开的大量研究证实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动力源,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一生能否充满幸福与快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有关初中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很欠缺,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途径等实践研究更是甚少。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自行修编《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并针对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继而进行了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本研究利用了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论文的主体内容概括来说可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背景及现状,提出了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是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之上,阐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修编《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及接下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本部分修编《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调查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表明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一般,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学习活动时的情绪调控、对学习行为的选择性和新行为的形成等三个方面表现较差;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与生物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性水平。第四部分为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的研究。本部分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主要包括在教学中提出明确适度期望、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行为目标等五大方面;进一步利用提出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研究证实所提出的培养策略有效地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研究再次证实初中生的生物学习成绩与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呈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性水平。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反思。该部分对整个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总结,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后续研究的设想。本研究修编的调查问卷可用于了解初一学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提出的培养策略对于培养和提高初一学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进一步扩展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