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由要素投入和效率水平决定,而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主要由技术效率水平高低决定,技术效率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经济发展中的相关信息,准确的测度技术效率,合理分析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获得相关经济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宏观调控。未来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依靠要素投入的粗犷增长方式转向为依靠效率带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效率角度出发,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进行相关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效率的基本概念并疏理了目前理论界关于技术效率测定的两种主流方法,通过对比最终选择DEA方法作为最终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测定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值,并就整体变动趋势和各城市之间的效率水平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相关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不同城市之间的效率趋同效应,并最终得出相关结论。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对技术效率主流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别分析了参数法(SFA)和非参数法(DEA)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最终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结论是:无论是基于参数方法的随机前沿分析法,还是基于非参数方法的数据包络分析法,两者都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点和局限,两种方法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能根据具体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本文研究具体背景,最终选取基于非参数方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作为本文测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方法。2、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和分析。通过DEAP软件测算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进而进行相关分析。结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实际产出与最佳生产前沿面仍存在一定距离;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作用更大,相对而言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较小,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了反向变动。3、技术效率测定和影响因素分析。对各城市历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别对同一城市不同年份技术效率值进行纵向比较,对每一年不同城市间的技术效率值进行横向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地市技术效率变化较为平缓,单个城市历年技术效率值变化不大;不同城市的技术效率值位于不同的节点上,同一年份技术效率值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表明不同城市的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和经济外向程度对技术效率影响较大,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结构对技术效率促进作用不明显。4、趋同效应分析。分别运用σ趋同分析法和β趋同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城市的综合效率水平进行趋同分析,同时对不同城市的综合效率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结果绘制趋同趋势效果图。结论是:无论σ趋同分析法还是β趋同分析法都证明各城市综合效率水平存在趋同趋势,虽然不同城市之间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异逐步缩小,未来将逐渐趋于同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