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乳腺癌辅助治疗的不断完善,乳腺癌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有了显著升高,但术后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导致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的影响可手术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核级、肿瘤分期(包括肿瘤局部情况和区域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状态、手术方式、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生物治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既往研究表明,年轻或绝经前患者、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高、肿瘤分期较晚、激素受体阴性、未进行标准的辅助治疗等均是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另一类影响因素是肿瘤分子生物学因素。目前的研究认为,多种相关因子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过程,比较公认的因子包括ER、PR、HER-2、p53等。新近发现SRC-1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过程。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分析可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患者与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部分分子生物学因素的差异,探讨可能影响可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和改进乳腺癌预后的临床方法。实验方法和主要结果1.可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女性可手术乳腺癌初治病例改良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患者81例,记为5年内复发转移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可手术乳腺癌初治病例改良根治术后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患者81例,记为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组。收集两组病例之间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以及内分泌治疗和辅助化疗情况等临床病理资料,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双因素分层分析。结果:一般资料显示,本组病例乳腺癌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例数高达本组所有复发转移病例的88.89%(72/81),且局部复发以及肝、肺、骨转移是复发转移的主要危险部位。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40岁、肿瘤组织病理类型为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肿瘤T分期和淋巴结分期较晚、ER和PR均为阴性、术后未行辅助化疗或化疗周期不足,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较大(p值均小于0.05)。双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提示,未行辅助化疗患者即使肿瘤T分期、激素受体状态不同,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无明显差异;完成辅助化疗的患者T分期早、激素受体阳性并接受内分泌治疗,其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明显降低。无论是40岁以上还是40岁以下年龄组患者,肿瘤T分期晚、ER和PR均阴性,则术后复发转移可能性大。即以上因素两两之间存在协同作用。2.可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的探索方法:对以上两组病例按照年龄相近,月经状态、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分期与辅助化疗情况一致的原则进行配对,配对比例1:1,共筛选出病例40对,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原发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PR、HER-2、p53、SRC-1的表达情况,所得数据进行配对资料统计学分析,分析各因子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5年内复发转移组HER-2以及SRC-1表达阳性率高、ER表达阳性率低,与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组比较差异显著;而两组p53和PR表达未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提示ER与PR、HER-2与p53、HER-2与SRC-1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1.乳腺癌术后在3年内形成复发转移高峰期,应重点进行复查、加强预防,且局部情况以及肝、肺、骨应是乳腺癌术后复查的重点。2.规范化辅助化疗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较其他因素更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序贯使用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可作为任何年龄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全身辅助治疗手段。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仍然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3. ER、HER-2、SRC-1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指标,HER-2可能是乳腺癌复发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