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午夜(Midnight)、巴润(Baron)和草地早熟禾空间诱变矮化突变体A16为对象,将盆栽的成熟植株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适应生长7d后,使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午夜(Midnight)、巴润(Baron)和草地早熟禾空间诱变矮化突变体A16为对象,将盆栽的成熟植株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适应生长7d后,使用0、50、100、150 mmol/L的不同浓度甜菜碱(GB)溶液,在植物叶片表面喷施。连续喷施3d后再充分灌溉3d,而后对其进行自然干旱处理并与未喷施GB组及充分灌水(CK)组做对比。选取胁迫处理前(0d)为起点,以土壤含水量为指标,分别于土壤含水量达到90%,70%,50%,30%(±5%)各取叶片检测。通过对其坪观质量、渗透调节系统及抗氧化系统指标的测定,探究在干旱胁迫下三份草地早熟禾材料抗旱性情况以及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对其抗旱性的影响,从而为甜菜碱在草坪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同充分灌溉的CK组对比,受干旱胁迫处理各组的坪观质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同时细胞膜透性(电导率)增长,且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及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有所增大。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对3份不同草地早熟禾材料的效用有所不同,但适宜浓度甜菜碱能够有效的提高干旱胁迫下游离脯氨酸量、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并缓解电导率上涨势头,使草坪坪观质量有所提升,且以中低浓度(50-100mmol/L)喷施效果较好。试验证明,中低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有效提高干旱胁迫下的草地早熟禾的抗旱能力,使其在干旱胁迫环境下表现更佳。总体上看,50-100 mrnol/L的GB溶液在提高草地早熟禾抗旱性方面试验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提升坪观质量、缓解相对含水量以及叶绿素含量降低趋势,维持细胞内水分,并保持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同时显著提升如CAT等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使细胞内活性氧得到及时清理,避免造成过氧化伤害,辅助植物降低逆境损害。
其他文献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时延神经网络(Time Delay Neural Network,TDNN)的语音识别已经成为主流方法之一,而目前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目前仍然缺乏对于TDNN
随着环境问题曝光度的显著提升,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保护法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有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上市公司环境表现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影响,将环保责任内生化,在企业制定经营政策过程中,加强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对于降低社会和经济风险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在研究背景基础上,分析环境表现与股票收益的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权威文献进行梳理。
目的:本研究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渭良伤科散外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分析推拿疗法对于 CMT 的独特优势,并探讨中药外敷的临床应用价值,明确推拿手法配合渭良伤科散外敷治疗CMT的临床疗效,试图为CMT患儿提供一种更加有效且简便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说书这种传统的曲艺获得的关注度越来越少,杭州评话作为杭州地方性说书艺术,也不例外。目前,杭州评话正面临着受众群流失、后继无人、艺人生存
当前,体验经济时代悄然而至,中国消费者更喜好网络购物方式作为新的消费手段,购物网站企业正在对顾客资源进行激烈的争夺。购物网站作为一种新兴且发展迅速的商业模式,顾客对
β-PbO_2的电沉积机理对β-PbO_2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β-PbO_2的沉积机理的相关研究和报道主要集中于低浓度的硝酸铅体系中。但是现在随着β-PbO_2向新兴的结构发展,硝酸铅的浓度逐渐提高,但在高浓度硝酸盐体系中的β-PbO_2电沉积机理尚未见详细报道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RDE)、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以及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结合经典的Koutecky-Lev
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我国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密集发射,采集的卫星遥感影像呈幂指数爆炸式地向地面传送,仅高分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已达到数百万条甚至上千万条。面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成型方便以及便于施工等优点,在建筑结构加固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由于FRP材料的耐火性能差,导致使用FRP材料加固的结构
土壤盐碱化是草坪草常遇到的自然逆境之一,结缕草(Zoysia)是一种耐盐碱能力较强的暖季型草坪草,本研究从分析结缕草盐胁迫转录组入手,筛选鉴定其盐胁迫应答相关基因,从转录组
原苏木素A是传统中药苏木的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抗肿瘤和免疫抑制等生物活性。原苏木素A的天然提取工作量大而且产量极低,限制了其在科研与临床上的研究与应用,因此对该化合物进行化学全合成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了不同的合成方案对原苏木素A进行化学全合成,最终确定了以酚类化合物为原料,经过溴代、缩合、Suzuki偶联、分子内傅氏酰基化合环、加成、还原、Tiffeneau-Demjanov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