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酚废水对环境和人类有较大的危害,对其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含酚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中,电催化氧化法利用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的催化电极处理废水,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应过程中析氧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技术清洁、操作及设备简单的优点,属于一种绿色、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但在电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气泡效应和传质受限的问题,需要高效的传质技术来解决。超重力技术是一种能促进相间微观混合和强化过程传质的技术。因此,本课题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强化电催化反应过程中,进行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探索新的处理含酚废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Ti/IrO2-Ta2O5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进行超重力环境下含酚废水的电催化降解研究,系统地考察了超重力因子、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液体循环流量、苯酚初始浓度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处理100mg/L的苯酚废水,7h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1%和24.7%,TOC去除率为40.42%。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前期,传质步骤为控制步骤,超重力强化传质过程的作用明显,反应后期电化学反应步骤为控制步骤,超重力强化传质过程的作用减弱,因此进行超重力环境下含酚废水的电Fenton氧化降解研究,以达到短时间内高效处理废水的目的。系统地考察了电解液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超重力因子、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液体循环流量、苯酚初始浓度、H2O2投加次数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处理100mg/L的苯酚废水,1h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56%和65.43%,TOC去除率为70.99%,重力环境下电Fenton氧化法降解含酚废水,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1.51%和46.55%,研究表明超重力技术强化了电化学反应传质过程,达到高效的苯酚去除效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推测出废水降解的大致过程为:苯酚转化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以及间苯二酚,进而降解为醌类,继而分解为有机酸,最终分解为CO2和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