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环境下Ti/IrO2-Ta2O5电极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hu1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酚废水对环境和人类有较大的危害,对其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含酚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中,电催化氧化法利用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的催化电极处理废水,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应过程中析氧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技术清洁、操作及设备简单的优点,属于一种绿色、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但在电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气泡效应和传质受限的问题,需要高效的传质技术来解决。超重力技术是一种能促进相间微观混合和强化过程传质的技术。因此,本课题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强化电催化反应过程中,进行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探索新的处理含酚废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Ti/IrO2-Ta2O5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进行超重力环境下含酚废水的电催化降解研究,系统地考察了超重力因子、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液体循环流量、苯酚初始浓度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处理100mg/L的苯酚废水,7h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1%和24.7%,TOC去除率为40.42%。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超重力环境下电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前期,传质步骤为控制步骤,超重力强化传质过程的作用明显,反应后期电化学反应步骤为控制步骤,超重力强化传质过程的作用减弱,因此进行超重力环境下含酚废水的电Fenton氧化降解研究,以达到短时间内高效处理废水的目的。系统地考察了电解液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超重力因子、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液体循环流量、苯酚初始浓度、H2O2投加次数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处理100mg/L的苯酚废水,1h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56%和65.43%,TOC去除率为70.99%,重力环境下电Fenton氧化法降解含酚废水,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1.51%和46.55%,研究表明超重力技术强化了电化学反应传质过程,达到高效的苯酚去除效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推测出废水降解的大致过程为:苯酚转化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以及间苯二酚,进而降解为醌类,继而分解为有机酸,最终分解为CO2和H2O。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均等化标准不仅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也成为规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人民
简述了柱塞弹簧的工作原理 ,分析并找出了弹簧折断的直接原因 ,对其造成表观质量差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 ,最后对实施结果作了介绍。
本文将从连带债务入手,深入分析连带债务的诉讼模式,提出连带债务的诉讼模式应为类似必要共同诉讼。通过对大陆法系必要共同诉讼模式的研究,分析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
党的十八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羊场湾煤矿党委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煤炭行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总结和积累了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目的探讨计划免疫疫苗损耗系数。方法选本我地区三个监测点2010年1年内儿童基础免疫“五苗”接种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疫苗损耗率及损耗系数。结果 “五苗”损耗系数依
<正> 解放后我国对青藏高原组织过多次科学考察,特别是1973年开始的全面、系统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年代开始的这次针对全
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短缺,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能源的高污染、高消耗的掠夺式开发,必会引发传统能源的危机。为了摆脱传统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