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竹笋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Hampson)、笋秀夜蛾(Apamea apameoides Draut)和笋连秀夜蛾(Sapporia repetita Bulter)是竹林笋期的夜蛾科主要害虫。其中在浙江发生严重的主要是前三种,目前为止对这三种夜蛾的研究主要在生物学及化学防治方面。本文以探索害虫的行为和生态防治方法为目的,主要针对三种竹笋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形态学及成虫的行为学进行了观察研究。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三种竹笋夜蛾的雌雄蛾触角均为线形,一般雄虫触角鞭节的亚节数目比雌虫触角多2节。其中,淡竹笋夜蛾雄蛾触角鞭节74节,雌蛾72节;竹笋禾夜蛾雄蛾84节,雌蛾82节,笋秀夜蛾雄蛾64节,雌蛾62节。三种夜蛾的雌雄蛾触角感器共计15种。鞭节背面仅有鳞形感器Ⅱ和刺形感器两种类型,其中鳞形感器成横向带状分布,两带之间有两个刺形感器;鞭节腹面有多种感器类型,数目最多的为星形感器,其间分布着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等多种其他类型感器。比较而言,三种夜蛾在触角感器的种类上不完全相同,但同种夜蛾雌雄间感器类型基本相同,尽管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 在光镜下对雌蛾外生殖器形态观察发现,三种夜蛾雌蛾腹部末端均高度革质化,但革质化的程度和形态明显不同。淡竹笋夜蛾雌蛾自腹部第8节以后开始革质化,腹部末端形成一对高度革质化的尾铗。竹笋禾夜蛾腹部末端从第7节开始革质化,革质化的部分明显可分为两节。其中第1节的端部有一圈浓密的长刚毛;第2节较长,中部的两侧均有向内凹陷形成缺刻,末端形成尾铗。笋秀夜蛾自第6腹节开始革质化,革质化的部位也明显分成两节,并且在每节上都有一对尾铗,第1节的尾铗较小,呈片状,第2对尾铗类似于竹笋禾夜蛾的情形,只是凹陷更宽更深,呈双“∑”状,并且密布黑色短刚毛。三种夜蛾的产卵器均为膜质,位于腹部末端一对尾铗之间,在求偶时可外伸。 三种竹笋夜蛾幼虫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竹笋禾夜蛾-淡竹笋夜蛾-笋秀夜蛾,但成虫羽化的先后顺序为淡竹笋夜蛾-竹笋禾夜蛾-笋秀夜蛾。三种夜蛾雌雄蛾的求偶行为基本相同,均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间段,前期要经过兴奋-静止-尾铗外伸-试探性的伸出产卵器序列行为。求偶中期雌蛾保持静止,尾铗呈伸出状态,产卵器快速而有节率的伸缩。后期表现雌蛾缓慢爬行,偶有停止并伴随尾铗和产卵器的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