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藏血”首见于《素问·调经论》及《灵枢·本神》,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肝藏血,……血舍魂”,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肝之经脉“抵小腹’与“血海”冲脉有密切的联系,纵观肝脏的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藏血”相关。因此,“肝藏血”为后世诊断和治疗与肝藏象相关的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肝的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易动而难静,若肝血得藏,则魂有所舍,筋目亦有所养,血海亦有所充盈。因此,对“肝藏血”理论的研究具有积极地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宋代以前“肝藏血”理论进行梳理,并结合后世医案以及自身跟师门诊经历,探究其理论的临床意义。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梳理,总结出其在当今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肯定了“肝藏血”理论的临床价值。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宋代以前“肝藏血”理论的溯源及发展。宋代以前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分为两个部分,即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战国-三国)与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公元265年-960年,两晋-五代)。通过对现存相关医学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得出“肝藏血”理论之本义形成于战国至三国时期,发展于两晋至五代时期。此部分的文献研究为后续“肝藏血”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在其理论溯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其临床应用。其中以“肝藏血”功能失常为中心,分述“肝藏血”失常之病、“肝藏血”失常之治、后世效验医案及自身跟师门诊经验四个部分。“肝藏血”失常之病主要包括不寐多梦、筋目失养、女子月经不利等症;并分析了宋代以前治疗“肝藏血”失常之症的用药特色。后世效验医案是对上述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自身跟师门诊经验则是通过切身经历体会“肝藏血”理论在临床实际中应用。通过上述工作,总结出在“肝藏血”理论指导下的临证辨治规律,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语与讨论。从宋代以前相关文献入手,通过对“肝藏血”理论的分类、汇总,厘清了“肝藏血”理论的源流,即在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战国-三国),肝脏的“藏血”的主要功能,是为五脏神——“魂”的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梳理了“肝藏血”理论的发展变化,即在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公元265年-960年,两晋-五代),“肝藏血”功能在《素问·五脏生成论篇第十》“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的基础上,发展为:肝中所藏之血为濡养肝之形体官窍以及主持女子月事的物质基础,完善了“肝藏血”的理论内涵,并给出了针对“肝藏血”失常之证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治法。并在后世医家效验医案及自身跟师门诊经验中得到了验证。研究中医理论,应澄源溯流,以历史唯物观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不同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并从临床实际出发,全面论述中医理论的指导意义,切实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