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中单一与混合的副溶血性弧菌生长行为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是一种最常见的食源性病致病菌,广泛分布在海洋环境中。逐年递增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副溶血性弧菌目前已经成为水产品质量的最大威胁,所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预测模型及其生长行为对食源性致病菌株的风险评估以及水产品(虾)的货架期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胁迫温度下两株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生长差异比较分析。为比较胁迫温度下高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差异,本研究选用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ATCC 33847(tlh+/tdh+/trh-)和F 18(tlh+/tdh+/trh-),测定其在南美白对虾上4~30℃的生长情况,采用修正一级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并基于最优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延滞期(LT)比较分析两株菌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20~30℃时,两株副溶血性弧菌并未呈现出明显生长差异,而4~15℃时的生长差异较大。修正Gompertz模型为ATCC 33847和F 18在15~30℃的生长曲线的最优模型(R2>0.99),Baranyi模型为ATCC 33847在4~7℃以及F 18在7℃下最优模型(R2>0.935),而F 18在4℃和10℃的生长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5~30℃,F 18的μmax大于ATCC 33847,差值约从0.2增至0.8 Log10(cfu/m L)/h,ATCC 33847的LT大于F 18,差值从2.5 h变化到7 h。比较其他同类文献的μmax二级模型发现高致病性菌株存在显著性生长差异(P<0.05),且差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因此,胁迫温度下相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而结合微生物实际生活环境,建议考虑建立以混合菌株为研究对象的预测模型,为风险评估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基础。2.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南美白对虾上混合培养的生长行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一个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环境中与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株共存。然而,目前的副溶血性弧菌预测模型的研究通常专注于单一菌株,从不考虑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细菌共存的局面。在本研究中,对四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F18:tlh+/trh+/tdh-,ATCC17802:tlh+/trh+/tdh-,F36:tlh+/trh-/tdh-,ATCC33847:tlh+/trh-/tdh+)等量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4,7,10,15,20,25和30℃)在即食南美白对虾中的生长行为进行了研究,细菌总数由微生物传统平板计数法得到。结果表明副溶血性弧菌混合菌株及其四个单菌株在15℃~30℃时呈现生长状态,在4℃~7℃时呈现死亡状态。而在10℃时,副溶血性弧菌混合菌株在初始100h是死亡状态,之后菌含量迅速增长,但是对于单一菌株,只有一个单菌株F18显示类似的生长趋势,而其他菌株一直是缓慢增长状态。与单菌株相比,混合菌株具有较高的最大生长速率和更短的延滞期,即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上述结果表明,使用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混合菌株建立的微生物预测模型,可能更加贴切细菌真实的生活环境,而这项研究也将为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3.PMA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即食虾中不同基因型副溶血性弧菌在混合培养中的生长行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PMA多重荧光PCR方法,同时定量检测不同基因型副溶血性弧菌(F36:tlh+/trh-/tdh-,ATCC33847:tlh+/trh-/tdh+)在即食南美白对虾中的生长行为,并运用Baranyi模型拟合10℃时不同基因性副溶血性弧菌在即食虾中的生长数据。结果表明10℃时不同基因型副溶血性弧菌混合菌株在即食虾上呈现生长状态,ATCC33847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为3.559±0.666 Log(CFU/m L)/d,F36的是2.999±0.415 Log(CFU/m L)/d;ATCC33847的延滞期(LT)为2.778±0.138d;F36的是2.826±0.146d。这表明混合菌株中致病性菌株在即食虾上比非致病性菌株生长能力要好。这一结果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混合菌株的生长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其他文献
乳品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但目前原料乳的质量安全却成为制约我国乳品产业发展和乳品市场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经济和法律都要求对乳严格把关。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
学位
学位
排气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车辆NVH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行驶时,排气系统主要承受来自动力总成及路面的振动激励,尤其是发动机周期性的振动冲击会直接传递到
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问题是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设计合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加热和散热将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变材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