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及牙根表面曲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特定载荷情况下,通过对根管大小和牙根表面曲度的变化分析牙根受力分布情况及根折相关因素,并模拟口腔的咀嚼运动,动态载荷下观察牙根的受力和分布,为能更好的预防临床根折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1颗正畸拔除的牙体完整、无龋坏的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经测量外形尺寸符合王惠芸所报道的中国人牙的标准范围内。采用CT扫描,经Mimics等相关软件处理转入三维有限元Ansys软件中,重组上颌第二前磨牙形成三维有限元基本模型。在基本模型上通过改变根管大小和根表面曲度来观察根管大小及根表面曲度对牙根应力分布和根折模式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成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基本模型。2.各实验模型受力后,根管壁厚度减少越多,根管壁的应力大小和分布的改变就越明显。同一模型,最大应力发生在根管上1/3处,且最大应力从腭侧逐渐转移至近远中侧。3.根管表面曲度的变化对根管的最大应力值的区域分布有影响。4.动态载荷下,时间在0.15s至0.30s时,根管壁的受力大小和分布随时间变化明显。结论:1.根管壁应力大小受根管大小变化的影响,尤其在牙根上1/3的应力变化较明显。在临床根管治疗操作中,应以彻底去除根管壁感染物质的同时尽量避免对牙体硬组织的过度切削,根管扩大应不超过原始根管的1/3倍是相对安全的。2.通过根表面曲度的改变,应力值增大主要集中在牙根上1/3。同样的根管直径,随着根表面曲度的增加根折的易感性也随之增加。3.动态载荷情况下,对根管壁的受力和分布的研究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