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玄武岩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robinho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世界各地掀起了基建浪潮,各个城市建起高大上的地标建筑,各个国家建设了很多重大工程。而这些地标建筑和重大工程就会对混凝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混凝土强度高、韧性好、流动性好,耐腐蚀和抗冲击性能好等。纤维混凝土就在这种背景下被广泛地研究应用。其中钢纤维被率先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科研工作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钢纤维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抗拉强度、抗弯极限强度、抗剪性和卓越的抗冲击性能,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且经济性好。但钢纤维也有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容易锈蚀,不耐酸碱,自重大。而玄武岩纤维抗裂性能好、耐高温、化学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绿色环保、是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一种新型纤维,而且玄武岩纤维耐酸碱腐蚀性强,能增加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但是玄武岩纤维价格较高,在基本力学性能上的表现没有钢纤维较为显著,尤其是抗压强度。本文以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为变量,研究两种纤维按不同比例混掺对C60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钢纤维的掺量为0.3%、0.6%、0.9%、1.2%、1.5%,玄武岩纤维的掺量为 0.6kg/m3、1.6kg/m3、2.6kg/m3、3.6kg/m3、4.6kg/m3。本次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为:1、确定C60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制一组C60素混凝土、不同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和按不同比例进行混掺的钢纤维-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素混凝土用来做对比。养护28天后进行强度试验。2、整理试验数据并分析,发现单掺钢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折、抗拉强度的增强作用较为显著,当钢纤维的掺量为1.2%时,抗折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 64.1%和59.6%,但是对抗压强度的增强幅度不明显,当钢纤维掺量为0.9%时,抗压强度增强了 14.1%。玄武岩纤维对抗压强度几乎没有增强效果,而且随着掺量的增加,还会对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但对混凝土的抗折、抗拉强度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6kg/m3时,抗折、抗拉强度的增强幅度分别为29.1%和25.3%。当两种纤维混掺时,对混凝土的抗折、抗拉强度的增强作用较为显著,当钢纤维和玄武岩的掺量分别为0.9%和2.6kg/m3时,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增强幅度分别为87.5%和73.3%。3、通过圆环试验法研究了单掺钢纤维混凝土(1.2%)、单掺玄武岩纤维(3.6kg/m3)和混掺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钢纤维:1.2%,玄武岩纤维:3.6kg/m3)的抗裂性能,这三种混凝土中纤维的掺量均是在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中得到的最佳掺量比例。分析试验数据发现,与素混凝土相比,掺入纤维的混凝土裂缝的数量更少,宽度也显著地减小了,表明适量的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作用相较于玄武岩纤维有所不足,其裂缝降低系数为69.8%,限裂等级为二级;而玄武岩纤维的裂缝降低系数为84.5%,限裂等级为一级。按最佳掺量比进行混掺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和面积都远低于素混凝土,其裂缝降低系数为93.9%,限裂等级为一级,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作用最为显著。
其他文献
<正> QJ2000型烧鸡加工成套设备是由悬挂输送机,电麻设备、集血槽、自动卸禽器、脱羽机、水平输送机、电炸锅、吊栏、自动称重、真空包装机组成,双班生产烧鸡2000只,单班生产
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子来说,新媒体的出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中主持人的特征与趋势,提出《播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因此在促进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优势"变为"特色"。"一村一品"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树立地方
我国"走出去"企业具有显著的债权融资偏好,过度"杠杆化"运营累积了极高的信用风险。本文建立信息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拥有关于项目风险的私有信息时,能够最大化企业期
知识资本在当下经济时代成为较为稀缺的资源,它能增强团队的竞争力。知识型员工是知识资本的载体,掌握着知识、技能和技术,是团队达成目标的主力军,因此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
接地阻抗是衡量接地系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准确测量接地阻抗值对于接地网安全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电位降法在地网接地阻抗检测工作实际应运情
在通常的项目管理中,业主方并非直接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但是业主方与项目干系人的沟通协调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项目进度管理和项目干系人管理理
牟润孙先生曾撰文提出汉代"外戚称宗室"的观点,刘增贵先生的著作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两相比照,刘说为是,只是其论证略欠充分。通过逐条分析牟文所据史料,并参考《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