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对环境污染和替代能源使用的日益关注,迫切需要开发绿色可持续的电化学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以其超高的功率密度、超长的循环寿命和可靠的安全性能被认为是传统蓄电池的重要补充。目前商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常为金属@碳复合材料或金属化合物等金属基功能材料,而具有高电容性能的金属基电极材料的制造成本往往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价格低廉的金属基电极材料前驱体和简便合成方法的探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环境污染和替代能源使用的日益关注,迫切需要开发绿色可持续的电化学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以其超高的功率密度、超长的循环寿命和可靠的安全性能被认为是传统蓄电池的重要补充。目前商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常为金属@碳复合材料或金属化合物等金属基功能材料,而具有高电容性能的金属基电极材料的制造成本往往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价格低廉的金属基电极材料前驱体和简便合成方法的探索是目前超级电容器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含O、N、P、S等杂原子及Fe、Al、Ni等无机金属元素的工业污泥高值化回收利用,制备了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了金属基电极材料的形成过程和储能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以含钙长石和吡啶的油性污泥为原料,通过氯化焙烧法成功地制备了多孔Fe-N-C材料(FCN-500)。并提出了FCN-500的形成机理,即油泥中无机含铁矿物(钙长石)中的铁离子(Fe3+)在Na Cl的协助下迅速解离,然后与油泥中的主要有机物(吡啶氮)配位,形成了吡啶氮-铁((C5H6N)n-Fe)络合物,然后再进一步碳化形成FCN-500。相比于获得的其他不具Fe-N-C活性位点的电极材料,FNC-500具有更高的比电容(286.30 F·g-1,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能量密度(33.50 Wh·kg-1,在能量密度为606.10 W·kg-1时)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超过80.1%)。(2)利用自模板法从有机废盐泥中成功地合成了铝氧掺杂多孔碳(Al/O doped Porous Carbon,AOPC)。结合多种表征技术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物理化学表征。并且对AOP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该AOPC-600对称水系超级电容器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的电容为416.35 F·g-1,并且在功率密度为1300 W·kg-~1下能量密度为43.33 Wh·kg-1,展现出优异的双电层电容性能。所获得的AOPC-600在超级电容器中的更优异的性能的原因如下:(1)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更多的电解质离子;(2)分级的多孔通道,有利于加快电解质离子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的传输速率;(3)较丰富的微孔,可以使离子中心更接近电极表面,从而增强电容;(4)较高含量的Al/O掺杂,可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3)将含有Ni、Fe和Al元素的电镀污泥用盐酸溶解,并加入尿素沉淀剂,通过简便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双层金属氢氧化物(LDH)。进一步,我们发现,制备的LDH结构中具有由氮原子桥联配位的各种活性Ni,这些活性Ni大大地促进了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界面上的电子转移,从而该LDH表现出优异的赝电容性能(0.5 A·g-1下比电容为1652.20 F·g-1)。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制造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加工工艺文件智能生成,提高工艺设计效率、缩短模具产品制造周期,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作为模具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以及连接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的纽带,加工工艺设计旨在根据产品的材料、结构等特征,制定出最合理的加工方案并编制出加工工艺路线。目前,传统的模具零件加工工艺主要依靠工艺工程师的经验,通过人工进行编制,存在着编制效率低、设计周期长、无法适应
磷酸钙生物陶瓷颗粒在组成上与自然骨的无机成分相似,且可适应于填充不同形状的骨缺损部位,已被广泛应用于骨修复材料领域。磷酸钙生物陶瓷颗粒中的球形颗粒可以减少不规则颗粒在植入骨缺损部位后容易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在众多磷酸钙生物陶瓷球形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挤出滚圆法同时具备球径均一、生产率高等突出优点。本课题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磷酸钙生物陶瓷微球,并通过造孔和表面改性优化磷酸钙生物陶瓷微球的性能,具体
蛋白激酶在调节细胞代谢、生长、运动、分化和分裂方面,以及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癌症、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症和退行性疾病等,这使其成为药物研发中具有吸引力的靶标。自2002年伊马替尼获得批准以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55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当前还有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大多数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与激酶催化结构域结合,即ATP结合位点结合。
环氧树脂基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然而,该热固性聚合物对缺陷或裂缝敏感较高,在受到外界冲击时,基体内部的微裂纹会快速扩展并逐渐破坏材料的各项性能,最终导致材料的宏观破坏。因此,在环氧树脂材料中实现自修复功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和降低其维护成本,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环氧微胶囊和胺类微胶囊的双组份同质自修复环氧树脂具有低毒低成本、完全自主、同质高效、长效稳定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As)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肉制品中的内源性危害物,摄入可增加患结直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风险。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含量、生成规律,以及采取有效的策略减少产品中杂环胺的含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建立了杂环胺样品的前处理及同时检测多种杂环胺的分析方法,以鸡肉烤制加工体系为模型,探究了加工条件和食品配料对烤鸡肉中杂环胺生成的影响,以及利用天然调味
冠心病是主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手术和药物的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仍不容乐观。冠心病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内代谢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然而,传统的代谢组学研究往往只能提供代谢物与疾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无法明确其中的因果关联。并且,调节这些代谢产物在体内水平失衡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
香菇是最常见的可食用真菌之一,由于其味道鲜美、热量低和营养高而广受欢迎。但新鲜香菇极易腐烂,因此需要尽快进行采后处理。在各种处理方式中,由于设备成本和操作难度低,热风干燥是香菇最常见的加工处理方式。但该技术也存在处理时间长及能耗大等缺点。此外,长时间热风干燥会造成香菇颜色变差、复水能力降低和营养损失,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干燥预处理技术来解决热风干燥的局限性。
利用相变原理高效传热的超薄微热管可用于解决智能手机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问题,已广泛使用在4G及5G智能手机中;这种微热管使用的铜管壁厚一般为0.1-0.12mm,制造过程中极易变形,极大影响生产良率及产品性能;导致其核心制造工艺注液抽真空及二次除气工艺仍依赖手工操作完成。据此,本文提出采用一字冷焊封口工艺且集成激光焊接密封方法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二次除气过程,并开发出集成化设备以减少该工序的手工过程;
心肌肥厚是心肌对血流动力学过载和神经激素刺激的反应过程,若负荷的压力或刺激不去除,这种适应性肥厚通过病理重塑可转变为心力衰竭。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0-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进程。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细胞质中miRNAs的生物学功能,而细胞核中miRNAs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胞核内miR-199b
近年来,源于仿生学的特殊润湿性表面以其诸多优点,在防腐蚀、防覆冰、防污防垢、强化传热传质、液滴操控、海水淡化和集水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和应用。上述领域和过程基本都存在水的参与作用过程,尤其是水滴的相变过程,水滴在特殊润湿性表面的特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水滴在表面的单一相变过程,例如蒸发、冷凝和结冰,均得到了较多关注和研究。然而,实际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几种相变过程先后或同时存在,而且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