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省级面板数据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成果斐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9569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11.90%,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仍存在着产品质量低劣、附加值低以及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角色转变,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要素是一国或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微观基础。若要素价格背离了要素的边际产出,即发生了要素价格扭曲,必然会引起企业投入决策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变化,最终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以要素价格扭曲为视角,研究出口商品结构问题是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分别从企业层面与产业层面出发,立足于要素的绝对价格扭曲与相对价格扭曲,运用市场理论与产业理论,就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其次,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构建包括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将绝对价格扭曲与相对价格扭曲进行区分,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定量测算。  再者,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别就要素的绝对价格扭曲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扭曲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构建计量模型。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分别对全国和三个区域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影响,并进行区域间的对比研究,从而论证前文关于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和推断。  最后,经过以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要素的绝对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抑制作用;第二,要素的相对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抑制作用;第三,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对西部的抑制作用最强,中部次之,对东部的抑制作用最轻。
其他文献
出口贸易是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而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则是出口贸易规模增长的内驱因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一典型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