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作物灌溉预报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多是在预估长系列降水过程的前提下,按照典型年降水过程进行的灌区水资源调度,极少考虑气象条件、作物真实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环境条件等实时信息同历史数据的差异,对作物需水量预报和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带来了直接影响,优化的结果往往不能用于指导生产。  针对国内外灌溉预报以及灌溉制度优化等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在在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逐日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模型,通过确定晴、多云、阴、雨四种天气类型下参考作物腾发量的聚类中心,进行短期逐日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同时在田间土壤水量平衡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冬小麦逐日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得差异程度,确定了作物系数的实时修正方法,并基于逐日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模型以及冬小麦含水率逐日递推公式,建立了作物实时灌溉预报模型,将农业、气象等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解决了传统灌溉预报无法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问题,提高了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并对管理软件进行调试,论文以冬小麦为例进行非充分灌溉试验,试验结果和产量分析表明,模型和实时灌溉技术解决了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的生产率。  其次针对传统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本质上“静态”、“定时”、“定量”的水资源调度,容易造成用水计划与实际的用水需求出现较大偏差的问题,本文以非充分灌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实时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实时灌溉预报,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确定了作物生育期内实时的灌水时间和灌溉水量,实现了“动态”、“适时”、“适量”的灌溉,研究结果和方法对未来农业生产、灌区水资源实时调度具有技术支持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增多诱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是导致血管功能障碍、血管重构发生的重
金属铀是能源与国防安全领域中的一种关键材料,但其易蚀的特性制约着铀材料的性能稳定与服役寿命。在上世纪发展出的基于电镀、物理气相沉积等技术的表面改性方案应用于铀材料
分析矫形器的产品设计以及材料的应用现状,探讨矫形器的研究方向.以患者的需求和矫形器目前的发展状况为依据,探讨了矫形器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并对矫形器材料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论文来源于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课题“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研发(编号2006AA06A207)”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地球物理学天然伽玛场研究(编号40774063)”。航空
期刊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能够安全、高效、简便地递送药物与基因,是当前超声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机制主要涉及超声辐照微泡引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拮抗剂BoxA脑室立体定向注射对双侧颈总动脉闭塞(2VO)后大鼠海马区域神经炎症(血脑屏障通透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等)的抑制
核安全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采用无人机进行核事故环境监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核应急手段。为了预判NH-UAV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在重大核事故下的适用性及探测性能,本文以福岛核事故为研究背景,开展了NH-UAV系统处于核事故不同阶段的探测效率刻度及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研究。针对NH-UAV系统处于核事故早、中及后期的放射性测量,本文分别建立了三个监测模型:1)核事故早期,考虑放射性污染仅来自大气环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