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多种固相物质共存体系中各物质对Pb的吸附及pH值的影响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模拟天然水环境多固相物质共存体系,研究各固相物质对Pb的吸附规律。构建了模拟实验方法,改进了模拟研究装置,利用装置研究了松花江多固相物质共存体系中各固相物质对Pb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以及不同pH和不同体系中各固相物质对Pb的吸附量的变化趋势。验证实验和动力学实验很好的证明了装置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多固相物质共存体系中固相物质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0h;热力学实验表明单一固相物质体系中各固相物质吸附Pb的能力为:沉积物>颗粒物>生物膜,多种固相物质共存体系中各固相物质吸附Pb的能力在较低浓度时与单一固相物质体系中相同,随着平衡液浓度增大颗粒物的吸附能力超过沉积物,其吸附能力关系为:颗粒物>沉积物>生物膜。单一固相体系中生物膜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多种固相物质共存体系中吸附量随pH的增大没有明显的变化。沉积物在与生物膜或颗粒物共存的多相体系中吸附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颗粒物共存时的吸附量小于与生物膜共存时的吸附量,而与生物膜和沉积物共同存在的多相体系中其吸附量的变化趋势与单一固相物质存在的体系相同,即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多种固相物质共存体系中,生物膜的存在有利于沉积物对Pb的吸附,颗粒物与沉积物存在竞争吸附,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较强。颗粒物在与生物膜共存的多相体系中其对Pb吸附量的变化趋势与单一固相体系相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多相共存时的吸附量大于单一体系中的吸附量;与沉积物共存时,颗粒物在同沉积物的竞争吸附中虽占有优势,但总的吸附量仍然降低了。
其他文献
酚醛树脂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塑料、涂料、胶黏剂及合成纤维等。本论文中使用腰果壳酚和环氧树脂对酚醛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并以该复合改性树脂为基体制备了连续纤维增强摩擦材料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境外对人民币的使用也日益增加,而其境外流通的扩大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运用扣除本地需求法估算出1997~2015年的人民币境外流通量,作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凤县铅锌污染矿区多种林木富集重金属元素的特征,以及不同树种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 or rhiza l fungi,AMF)定殖情况的调查研究,选出适合当地环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L-Arg(16、32、64、96、128 mmol/L)、不同时间(24、36、48 h)条件下处理A549
石刻是以石为载体,以刀代笔镌刻于石上的,与大地紧密联系的一种文体。石刻有一致的行文特点:作者署名必冠职务或籍贯,行文必署时岁月时日、书丹人署名,石刻纪实性最强等。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医疗建设的要求日益增加。其中,公立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公立医院和政府之间是代理管理,此时就需要审
因臭氧层衰减而导致的UV-B(280nm-320nm)辐射增强是目前颇受关注的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UV-B辐射增强不仅能够对海洋生物构成伤害,而且还会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明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对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越发密集、建筑密度加大、城市内绿地面积减少。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大,大多居民很少有时间运动和锻炼,身体素质较差。“全民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电能作为重要能源之一,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面对日益提升的需求量和有限的电力资源,电气的节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