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 年 7 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掀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一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随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相继问世,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语文课程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其中的文学教育更是引人注目。作者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学教育的经验、吸收其有利于文学教育的菁华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审视文学教育的功能、作用,更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文学教育看成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化、全面化、立体化地研究文学教育。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语文学科性质的定性为基础,以现代教学论与新课程的理论为指导,站在时代的高度,就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如何进行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联系实际,重点研究了中学文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在理论上,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定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个方面论述了进行文学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促使我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待文学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本文试从审美教育的功能、文化涵养功能、言语培育功能、思维优化功能四个方面着重予以阐述。 任何一种教育在实施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的顺利展开,文学教育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文学教育要遵循整体化原则;多元化原则;审美化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学的特征与实质,联系当前新课程的理念,结合中学文学教育的实践以及中外文学教育的理论与经验,作者重点提出并研究了三种文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对话式教学;2、体验式教学;3、审美式教学。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文学教育,发挥文学教育应有的功能,教师的文学素养就成了文学教育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知识修养、能力修养、情感态度养成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