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变压器和电抗器故障中有不少是因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而导致的。腐蚀性硫就是油中微量杂质中的一种,它能与变压器中的铜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沉积。由于硫化亚铜的导电性,该物质对导线绝缘纸渗透、污染,使导线绝缘度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变压器烧坏,便是造成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腐蚀性硫的问题得到电力研究和生产者广泛关注,在众多减少硫腐蚀的措施中,添加金属减活剂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手段。为探讨变压器在运行中硫腐蚀问题,设计了硫醇和DBDS(二苄基二硫)对变压器油腐蚀的试验方案,即在25#变压器新油中加入浓度为0,100,200,300,400,500(mg/kg)的十二硫醇和DBDS,在140℃下恒温老化48小时。测试了变压器油酸值、体积电阻率、表面张力和铜含量数值的。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硫醇对变压器油的影响要高于DBDS。因此在研究硫腐蚀时不能忽略硫醇的影响。并且还对DBDS对变压器油的影响做了研究,以温度和时间为条件参数,发现变压器油中若存在二苄基二硫,则随着运行时间增长,会缓慢的影响变压器油的老化与氧化程度,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温度升高的情况,即使是微量的二苄基二硫也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和老化。对于减活剂对腐蚀性硫的抑制作用,首先设计了加入苯并三氮唑(BTA)和Irgamet39(甲基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对分别含有二苄基二硫和硫醇的油样的腐蚀抑制效果,以及钝化剂浓度的变化对腐蚀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钝化剂过多会对油品性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其次设计了加入BTA对变压器油硫腐蚀的试验方案,即在25号变压器新油中加入100mg/kg二苄基二硫(DBDS)作为空白样,继续加入100mg/kg的BTA作为试验样,在100℃、120℃老化40天,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温度和加入钝化剂前后变压器油的酸值、体积电阻率、表面张力和铜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的加入能有效抑制硫腐蚀,在正常运行温度下,加入苯并三氮唑对油的体积电阻率影响不大,亦即使安全的。但是若变压器油温度升高,则钝化剂的加入会加剧变压器油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