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遗产是反映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对见证历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建筑物、构筑物,是先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城市远久的记忆和永恒的文化传承。随着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加速推进,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伴随其来的建筑遗产被破坏或拆除事件频频发生,对其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创新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促进文化自信在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遗存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建筑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建筑遗产存量、保护政策、负责机构、保护手段四个方面阐述了浙江省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本文针对浙江省建筑遗产保护主要面临的建造性和修缮性破坏、火灾事故、自然灾害破坏等问题,从意识、制度、执法、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建筑遗产遭到破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浙江省实际,从创新思维、创新制度和创新技术出发提出了统筹社会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建立完善建筑遗产保护的评估、信息公开制度;严格管理执法监督、优化规划;紧密结合浙江省各地文化街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建设创新保护建筑遗产,为浙江省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探寻独具匠心的建筑遗产保护路径,推动文化浙江建设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