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关于家庭资产选择、有限理性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传统家庭资产选择研究的分析框架下,创新性地提出投资者有限理性的理论观点,引入有限理性的操作化概念——金融素养,重新构建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框架,并首次实证探讨了家庭的金融市场行为对家庭金融福祉的影响。在实证工作中,本文使用东南大学金融素养理论与教育研究所最新组织调查的金融素养、市场参与与家庭金融福祉微观调查数据,使用IVprobit、Heckit干预效应等多种计量模型,详尽地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产品的市场参与、市场参与深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家庭的金融市场行为与居民家庭金融福祉的实证关系。除此之外,我们也考察了人口统计特征、风险态度、背景风险、社会互动等因素在对家庭金融行为以及金融福祉的影响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基于金融素养是投资者进行合理金融决策的基础,我们提出在准公共产品视角下开展投资者金融教育、普及金融素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践。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本文使用IVpr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素养对投资者在风险性金融资产市场、股票市场、银行理财市场以及基金市场的参与概率和参与深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素养能够显著地促进家庭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且金融素养越高的家庭市场参与深度也越高:(2)由于不同金融产品的信息密度不同,其对投资者金融素养的要求也不同,家庭在不同的金融产品上的投资行为受到不同层次的金融素养的影响: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参与和配置行为既受到高级金融素养的影响也受到基础金融素养的影响:股票市场的参与行为主要受到投资者的高级金融素养的影响,而其配置行为则受到高级和基础金融素养的影响;由于理财产品具有较低的风险和信息密度,理财产品的投资决策和配置行为仅受到投资者所具备的基础计算能力和基础金融素养所影响;基金产品的参与和配置模型中,金融素养变量并不存在内生性问题,基金产品的参与和配置行为主要受到投资者的高级金融素养影响。此外,我们还发现家庭在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投资行为存在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家庭金融市场的参与和资产配置;家庭收入和金融资产价值的提高带来的财富效应促进家庭市场参与的可能性和市场参与的深度;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投资者将减少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以及股票市场,并减少对这类资产的投资。2、我们使用Heckit干预效应模型和OLS估计进一步研究了各类金融市场的参与对居民家庭金融福祉的影响,以及各类金融资产的参与深度对金融福祉的改进作用。研究表明:(1)金融市场参与显著地提升了家庭金融福祉,且家庭在金融市场上的参与决策存在反向内生选择偏差。如果不克服内生选择偏差,我们将会低估金融市场参与对金融福祉的促进作用;(2)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产品市场参与带来的金融福祉不同,实证发现,理财产品市场的参与对金融福祉的促进作用优于基金市场,基金市场优于股票市场。(3)除股票市场外,居民家庭在金融市场的参与深度越高,家庭的金融福祉改善状况也越好,随着参与深度的提高,投资者能够恰当地利用金融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实现其经济需求,其金融福祉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考虑到市场参与对当前处于不同金融福祉状态的人群带来的福祉改进作用的差异,我们使用了分位数回归研究市场参与随着金融福祉的变化对金融福祉的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风险性金融市场参与的主要受益对象是金融福祉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群体,股票市场参与的最大受益者是中高层次的人群,理财参与的受益人群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中低层次人群,也包括中高层次人群,基金参与受益人群主要是中低层次人群;(2)市场参与对金融福祉的提升作用基本呈现倒U型关系,当金融福祉水平较低时,随着金融福祉的提升,市场参与对金融福祉的促进作用逐步提升,当金融福祉水平较高时,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将会有所下降。3、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在准公共产品的视角下探讨了开展金融素养普及教育,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的重要意义,为我国金融素养普及教育的开展、家庭金融福祉的提高提供一些实际的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