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产莪术品质及挥发油对直肠癌SW1463细胞血管生成因子影响的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黔产莪术的显微、理化特性进行研究,判定黔产莪术是否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从而判定其能否作为莪术原料药材使用;研究黔产莪术油对人直肠癌SW146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趋化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术挥发油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有关显微、薄层鉴定及吸光度、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等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将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莪术挥发油,配制成40、80、120、160、200、240、280μg/mL等不同浓度,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莪术油干预直肠癌SW1463细胞24、48、72h后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计算莪术油对细胞的抑制率及IC50;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莪术油对直肠癌SW1463细胞的形态学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直肠癌SW1463细胞中VEGF、趋化因子IL-8和受体CXCR2、CXCR3蛋白的表达。  结果:黔产莪术符合广西莪术显微结构特点,吸光度高于0.45,水分少于14.0%,总灰分低于7.0%,酸不溶性灰分低于2.0%,醇溶性浸出物高于7.0%,挥发油含量高于1.5%。MTT检测发现莪术油对SW1463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24、48、72h半数抑制率分别为128.30±9.55、122.93±10.82、120.77±1.61(μg/mL)。莪术油处理直肠癌SW1463细胞24h后,细胞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IL-8、CXCR2蛋白表达量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能抑制肿瘤细胞VEGF、IL-8、CXCR2蛋白的表达;而细胞中抑制血管生成趋化因子CXCR3蛋白表达量上调,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能促进肿瘤细胞CXCR3蛋白的表达。  结论:  1.黔产莪术显微、理化特性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  2.不同浓度黔产莪术挥发油可抑制直肠癌SW1463细胞的增殖,并能改变细胞的形态;  3.黔产莪术油可下调直肠癌SW1463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IL-8、CXCR2的表达,上调抑制性血管生成趋化因子CXCR3的表达。
其他文献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动态进行性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变化,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增殖并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并最终导致肝纤维化~([2])。本实验采用的蒿鳖养阴软坚方是由青蒿、鳖甲、知母、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参等九味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的重要生物转化场所,肝微粒体中有着丰富的代谢酶,负责内源及外源化合物的代谢,这其中包括主要的I相药物代谢酶CYP450氧化酶。因此肝微粒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体
目的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公认的炎症性疾病,需药物治疗来控制其黏膜炎症反应。第二代14元环大环内酯类药具有抗炎作用,2007年被国际作为临床用药推荐使用。但由于其抗炎的确切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了,故在我国临床一直未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ROX)对CRS确切的疗效的基础上测定其治疗前后的IL-8、TNF-α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