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南目连戏中的刘氏(目连之母)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目连之母——刘氏的形象,在千余年的目连戏演出中不断丰富和演化,使目连戏具有了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北宋以后,在南方目连戏中刘氏形象与各地戏曲和风俗相结合,逐渐发生变异,与源于河南的北方目连戏的刘氏形象区别明显。在以南乐目连戏为代表的河南目连戏中,刘氏是一个从小吃斋念佛的善人形象,显得尤为独特。这与其处地域的特殊性及本地域内传统观念、宗教信仰、民间风俗的影响密切相关,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准确把握。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选题的缘起,并对目连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做好界定并打下文献参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并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之处做一下简要说明。第一章介绍刘氏形象的历史衍变。研究刘氏形象在从佛经故事到讲唱形式的变文,再到戏曲形态的作品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研究刘氏形象从佛经故事到文学形式的变文,再到戏曲形态的发展变化。首先,目连救母故事历史久远,目连之母形象最早出现于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中,在相关的几部佛经中也有出现,但彼时的目连之母尚无名姓,只是一笔带过,形象致简,为后世的衍变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其次,着重介绍目连之母形象的发展状况,这便是继佛经之后出现的说唱文学形式——变文。《敦煌变文集》中收录了三种目连变文,据考证较早出现的是《目连缘起》,其次为《目连变文》,最后为《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变文》因残缺而相对简单,《目连缘起》较为丰富,《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则最为繁复。刘氏形象在三种变文中存在共同之处,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但相对佛经中的目连救母故事都做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丰富。已经确定了刘氏青提的基本形象,具备了目连救母故事的曲折情节。再次,目连救母故事在进入戏曲形态之后,刘氏形象更丰富,更加多元化。目连救母故事情节不仅仅是曲折而是趋于繁复,刘氏形象也变得更加有血有肉,而且在不同的戏剧形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第二章着重介绍河南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重点是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乐目连戏为主,南乐目连戏为代表的河南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尤为独特,在当代诸多剧种中的目连戏中都独树一帜,尤为值得关注与研究。第三章主要探讨河南目连戏中刘氏形象形成的原因,结合民俗文化及中原文化的特殊性,深入分析河南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为什么与其他剧种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迥然不同。结语部分,综合分析目连之母——刘氏形象衍变的前世今生,得出本文的终极结论,河南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不同于其他剧种目连戏中的刘氏形象,之所以迥异,是因为中原地区的民俗和中原文化的特殊性所致。
其他文献
2001年由陈蔚、周雪石、蒋力共同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故事讲述了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胡适等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恨嗔痴。这部剧不论是从艺术形式、戏剧观念、制作规模等各方面为我国歌剧在日后的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空间,是一部值得我们研究的作品。本人作为话剧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研究的剧本创作、表演塑造和导演构思,尝试将《再别康桥》进行一次歌剧与话剧的跨形式融合改编:以陆小曼为故
学位
<正>2021年7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理事长周长奎,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介绍了残疾人全面小康成就和“十四五”残疾人工作主要安排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本刊聚焦詹成付副部长在发布会上的情况介绍及答记者问,内容源自于国新网的相关报道。
期刊
歌剧《再别康桥》不仅是中国歌剧作品中小剧场歌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歌剧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女中音声部作为主要角色形象的歌剧。笔者将歌剧《再别康桥》根据硕士毕业歌剧专场考核标准并结合自身条件进行相关改编、演出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分析。对于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价值、剧情简介、剧中人物形象展开详细解析。其次,在歌剧排演过程中笔者兼任“表“、“导”双重身份,以“表”、“导”双视角多思维解析人物,对剧本进行重新
学位
民族音乐剧《香玉号》取材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义演捐飞机的故事,笔者毕业歌剧专场汇报选择了这一剧目,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对《香玉号》原剧进行了精简改编。笔者以剧中由本人饰演的“常香玉”这一角色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多个角度探析这一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第一部分,简要阐述民族音乐剧《香玉号》的故事及创作背景,分析现实意义,并对原剧做必要的删减整合;第二部分,对常香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着重从现实和剧中两
学位
《过去五年》是由杰森·罗伯特·布朗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音乐剧。该剧讲述了男女主人公“杰米”和“凯西”从相识到相恋并结为夫妻,但最终分手的情感故事。这部剧作为笔者的毕业演出作品,我将从三方面去解析男主角“杰米”的艺术形象。第一部分将对全剧的创作背景和剧情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向大家阐述这部剧是如何创作的,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并带大家简单地浏览一遍剧情。第二部分则从男主角“杰米”入手,分析他所处的时代
学位
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生动、富有生命力,是一部舞剧作品成功的关键。在舞剧创作中,每个人物形象的创造都应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考量编导要多方面、多角度、多视野的掌握人物形象的特征,归纳出这个人物所特有的舞蹈语言。原创舞剧《英雄》以抗击新冠疫情的真实新闻事件作为创作基点,赞扬了医护人员在疫情战争中的无私奉献精神。本文将围绕原创舞剧《英雄》中的人物形象创造展开分析研究,尝试通过不同角度探索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创造方
学位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了系统论述,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等明确要求,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为全面推进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期刊
目的:1.了解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药敏情况以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向。2.研究河南省人民医院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1.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
学位
角色塑造是戏剧创作的核心问题,一个鲜明、有特点的角色往往需要从台词、舞蹈、音乐、舞美、服饰、表演等多个方面进行塑造。音乐剧作为戏剧门类的分支,音乐与戏剧的巧妙结合使音乐成为音乐剧中角色塑造的重要载体。在音乐剧中,音乐对角色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交代人物背景、刻画人物性格、描绘人物心理等方面。原创音乐剧《心灵天空》中的音乐近乎由剧组人员独立完成,从作词、作曲、编曲三个方面都深度参考剧本,依托剧本,使音乐剧
学位
背景及目的: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经常会发生的一种慢性、不可逆的疾病。该疾病会引发患者患肢疼痛、无力、活动度下降、紧绷、沉重感等不适从而导致患肢功能下降,难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报道称其发病率可达到70%;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已报道的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2%-47%,且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淋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