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民的生存权的救济与保障,当公民因失业、退休、生病、伤残而需要支出时,社会保险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社会保险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保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十二五”时期要建立并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和全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提出社会保险要坚持广覆盖、保基层、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要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善,体系比较健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险的目的是化解公民现实生活中的风险与矛盾,社会保险使公民的生活保障与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维护了社会竞争起点的公平,致力于实现公民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保险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社会保险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险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程度的加深,黑龙江省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险还存在着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险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黑龙江社会保险的绩效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以促进黑龙江省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社会保险管理效率的提高。本文对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险绩效进行了研究,首先从黑龙江省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黑龙江省社会保险的参保情况、黑龙江省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3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社会保险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险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黑龙江省社会保险绩效的3个影响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社会保险管理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险绩效的4点对策,分别为加快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一体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管理与经办能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