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TEG)、血栓标记物等对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UC患者(UC组)及34例同期住院的非炎症性肠病患者(NIBD组),对UC患者按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和分组,检测受试者的常规凝血指标、TEG和血栓标记物指标,比较UC组与NIBD组之间以及UC不同病情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常规凝血指标中,UC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较NIBD组显著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较NIBD组显著下降(P<0.05),不同病情的三组患者间仅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EG指标中,UC组的α角、最大振幅(MA)、LY30较NIBD组显著升高(P<0.01),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动力时间(K)较NIBD组显著下降(P<0.01),不同病情的三组患者间各TEG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度组的K显著低于轻度组、α角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的R、K分别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α角、MA、LY30分别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在血栓标记物指标中,UC组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较NIBD组显著升高(P<0.05),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活性、蛋白S(PS)活性较NIBD组显著下降(P<0.05),不同病情的三组患者间FDP、D-D、PC活性、PS活性、vW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度组的PS活性较轻度组显著下降(P<0.05),重度组的FDP、D-D分别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显著升高、PC活性分别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下降(P<0.05),重度组的vWF较轻度组显著升高、PS活性较轻度组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中仅PLT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1);在TEG指标中α角、MA、LY30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1),R、K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0.01);在血栓标记物指标中FDP、D-D、vWF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1),AT-Ⅲ、PC活性、PS活性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1.UC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2.PLT、R、K、α 角、MA、LY30、FDP、D-D、PC 活性、PS 活性、vWF 等可作为评估UC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指标。3.相对于常规凝血指标,TEG和血栓标记物指标更能敏感地反映UC患者的真实凝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