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要求,把学习评价系统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紧密的结合起来。而学习性评价就是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把评价与课程和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以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评价理念,因此,开展学习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推进当前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高中英语一线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对能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实施学习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与能力展开了探索研究。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等为基础阐释的学习性评价的定义,特征和研究现状,及其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探讨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学习性评价的必要性。本研究随机抽取高三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控制组。这两个班在英语整体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同样的授课方法,但是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在实验班实行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性评价模式来进行评价。对照班只进行常规教学与评价。在实验开始之前和结束时,对两个班的同学都分别进行了一次前测和一次后测,并且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经过三个月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比控制班有明显提高,而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和评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比以前有明显提高,更愿意主动运用所学语言,从而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