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从诞生起就成为传播文化的最重要媒体之一,尤其在法国和中国,重视文化在电视中的体现已成为两国的传统。中国和法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却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开展了一项对于法国公共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对比研究,以便我们揭开更多关于法、中两国文化的谜团。为了使研究更完整,我们从两方面开展了工作。首先,我们对文化节目的播出时长进行了研究,是一项对于“面”的观察。其中选取了共4个电视台作为观察对象,包括两个综合频道:法国公共电视二台和中国中央电视一台,及两个以文化为主的频道:法国公共电视五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十台。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对文化节目的播出时间做了统计:于1985年至2017年间,每两年选取一个星期的节目单作为代表,制作了四个电视台的文化节目播出时间表。同时,我们将这些文化节目分成了三大类,用以观察不同类别的文化节目的播出情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统计和整理,两国电视台中文化节目的不同特征得以体现。首先,在法国公共电视台文化节目中,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文化的体现明显多于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文化节目中占主要部分的,是新知类的文化节目,其中科学、科技始终是中央电视台偏爱的节目主题。从节目内容上看,法国偏重各个国家、地区不同文化的表达,而中国则更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的传播。更进一步地,我们对两国电视台文化节目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是一项对于“点”的观察。通过观察一组读书节目:法国公共电视五台的《La Grande Librairie》和中国中央电视十台的《读书》,我们既对节目中介绍的书目类型、内容进行了对比,同时也对节目的呈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包括图像、声音、节目中的人物以及介绍书目的方式等。在统计、对比了节目中介绍的书目类型之后,我们发现在两个读书节目中,介绍的书目类型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在《La Grande Librairie》介绍的书籍中,小说所占的比例很高;而相比较而言,《读书》介绍的书籍类型更加多样化,比例分布更加均衡。在书目内容上,《读书》中推荐的有关本国文化的书目比例远远多于《La Grande Librairie》。经过对节目呈现方式的进一步比较,我们发现法国读书节目鼓励嘉宾尽情表达各自的不同意见,深入地探讨书中涉及的问题。而中国读书节目的主旨在于将更多观众吸引到读书的队伍中来,因此节目内容更具趣味性。此外,中国读书节目更注重本国文化的传播,这从节目呈现的图像、背景音乐及主持人和嘉宾的服饰等细节中都可以得到体现。综上,我们从中法重视电视文化传播这一共同点出发,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了法国公共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文化节目的主要不同特点:法国公共电视台十分强调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国家文化的体现。为了更好地解释和理解这些特点,有两个概念必不可少:集体身份认同和文化政策。电视是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的体现,不同的集体身份认同会导致不同的文化节目特征。经过法国大革命,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已植根于法国民众的精神中。对于他们而言,电视理所应当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者。而与法国民众不同,中国人自古就有追求“和谐”与“统一”的民族传统。寻找彼此的共同点,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对中国人而言更为重要。电视也是一种文化政策的体现,两国文化节目特征的差异是国家文化政策的不同动机所产生的。法国文化政策的核心在于鼓励创造文化艺术和使民众拥有平等的机会接触文化艺术,研究表明,追求文化多样性已成为法国“鼓励创造”这一政策的基础,如此一来文化多样性也成为法国文化政策的核心。然而,中国文化政策的核心在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属于中国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共同文化。此外,电视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社会活动方式,对于建设和改造一个地区人民的集体身份认同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身份特性并不是在出生时一次性全部建设完成的,而是会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地重复改造。因此,电视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身份认同也逐步产生影响。如此一来,电视在政治和民众的集体身份认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建立起政治、集体身份认同与电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电视作为介质,一个地区的政治可以间接地影响到该地区人民的集体身份认同。本研究首次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统计证实了集体身份认同和文化政策对于电视节目特征的影响,揭示了电视与集体身份认同和文化政策间的动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