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世界及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我国与世界田径运动员在竞技年龄上的特征及异同点,探讨制约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发展的因素,由此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当前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性项群正逐渐往“大龄化"方向发展。从2008-2012年,运动员竞技年龄呈现递增的态势,主要的年龄集中阶段在25-29岁,年龄在29岁以上的运动员比25岁以下的运动员多。2、国内快速力量性项群的发展趋势与世界保持一致,逐年递增。主要的年龄集中阶段在20-24岁,除此之外,年龄大于24岁的运动员人数也比小于20岁的运动员人数多。3、国内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性项群年龄特征虽然保持一致的发展趋势,但在运动员竞技年龄方面及年龄分布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国内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年龄普遍较小,能够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的时间较短。4、影响我国运动员竞技年龄年轻化的因素有:全运会和省运会与奥运战略的失衡、体制上存在较大的弊端、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练员人才队伍不够强大、运动员退役没有就业保障。从研究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竞技田径运动员科学化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