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面临双重转型,一方面是发展转型: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国转向较为发达的工业国、从农村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向城市一元工业社会转型;另一方面是体制转型: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本文主要就是研究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企业的战略制定又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以此回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企业战略分析的方法,企业如何制定战略、提升绩效。国外对于企业战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但是每一理论都有自身的特点与不足;对于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也有实证研究,但国内的实证研究普遍较少;国外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转型经济仍存在疑问。此外,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的开放、垄断产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重组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完全套用国外的理论并不一定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研究此问题在理论上十分必要,了解我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我国企业实际境况的战略分析方法对于我国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经济转型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本文分析研究了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企业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包括我国垄断产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重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运行概况、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国家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研究得出:我国企业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特殊性。我国存在大量的垄断行业,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在经济转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各类经济主体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2.行业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影响。以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个不同行业、1163家上市公司企业业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了行业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得出: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环境下,行业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具有显著影响,对销售净利率没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若想取得好的业绩,进入一个具有更高盈利潜力的行业十分重要;但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如信息设备和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自身的资源与经营管理能力对于净利润的获得更具有决定性影响。3.行业因素与企业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比较研究。以2002~2006年我国20个不同行业内107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财务指标和价值指标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采用方差成分分析的方法,主要从行业效应、时间效应以及行业/时间的交互效应来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区分了行业中业绩突出、业绩较差以及业绩处于中间水平的企业,研究了行业效应、时间效应以及行业/时间交互效应对这三类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得出:(1)上市公司选择的行业对其短期盈利能力具有显著影响;(2)对于企业长期的投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则是主要影响因素;(3)对于行业中业绩处于中间水平的企业,其绩效更多的是由行业效应引起的,而对于行业中业绩突出以及业绩较差的企业,其绩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因素引起的。以此得到启示:企业应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认清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对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都很一般的企业,率先进入一个具有更高盈利潜力的行业更为重要,同时再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自身资源和能力,使企业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4.政府行为对企业战略与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案例的分析,研究了政府行为,特别是政策因素对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战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得出:在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行为,特别是政府的政策调控对于企业的战略实施和业绩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政府对其的影响更为直接,如出台政策、行政命令、无偿划拨和行政撮合等方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政府则更倾向于采取间接行为,如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建立市场机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外部环境中的政策因素,应积极争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政策,尽量回避有碍于自身发展的政策风险。5.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行为、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自身资源四个角度建立了战略分析概念模型,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现阶段不同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