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报告是企业对内反映自身发展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对外披露价值创造过程与信息的重要形式,也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报告模式的发展与变革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被视为一种“社会运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获得国家、企业和社会等的广泛关注,企业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要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单独披露难以准确反映企业业绩全貌,并且会造成信息冗余、编制成本过高等问题。综合报告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将环境、社会、治理等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整合一体,以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远发展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现行企业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分析其改进的动因,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综合报告框架体系,最后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综合报告的选择路径。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并对财务报告和综合报告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分析了现行报告体系向综合报告过渡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过渡的原因主要包括内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原因包括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强化、利益相关者对信息需求的增强以及非财务信息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化;外部原因包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产权为本”向“人权为本”的转变、企业声誉机制的形成。再次,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综合报告框架构建的设想。从综合报告的编制原则与思路入手,研究综合报告所要反映的内容与要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报告的绩效指标体系,进一步对综合报告的审计鉴证提出了建议。最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综合报告的路径选择。从政府、企业、民间社团及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我国推进企业综合报告实施与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