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层股权激励制度是有效解决企业内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方式。随着相关法规陆续颁布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趋于规范化。但股权激励的实际收效却不尽如人意,国内关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也结论不一。于是,不少学者开始侧重研究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试图探究抑制其有效性的原因。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环境视角,研究大股东控制权因素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影响。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公司治理的两个重要内容,企业内部往往同时存在经营者激励问题和集体决策协调问题,当大股东的决策控制权与管理层的激励之间存在冲突时,这两个问题会产生一定矛盾,降低组织绩效,从而削弱激励的有效性。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冲突可能是因双方决策目标不同而引起的利益冲突,也可能是因双方决策判断不一致而造成的认知冲突。本文针对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的冲突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水平的公司中影响程度的差异。本文的理论分析从大股东私有收益出发,建立大股东与管理层的经济学博弈模型,分析双方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并通过数学推理得出冲突对股权激励有效性有抑制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假设。实证检验中收集了2006—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将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持股的交互项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当中,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理论假设。通过观测分析管理层持股项以及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的关系削弱了股权激励提升公司业绩的正面效应。(2)国有控股企业中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比民营控股企业明显,会对股权激励有效性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3)高新技术企业中大股东与管理层的认知冲突强于非高新技术企业,会更加严重地削弱股权激励的有效性。本文结论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不佳提出了合理解释,为上市公司启用股权激励方案时考虑适宜的公司治理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