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启蒙意义——铁凝小说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铁凝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她是在启蒙文学为主流的氛围中踏上文坛的,因此她的作品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启蒙叙事模式的影响。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她作品中的启蒙精神不但没有消退,反而一直贯穿其中,成为其作品的一个重要意义。然而,铁凝对启蒙精神的表达却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那就是将其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数中。之所以如此,与其童年时期家庭氛围的熏陶、父母的培养理念以及下乡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这就使其作品中出现了将启蒙意义融于日常生活的独特现象。本文就试图从这一论点入手,在分析具体文本的基础上,探索铁凝小说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表达出的启蒙意义。   本文一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厘清了一些论文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对铁凝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而后阐明了本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分析了铁凝小说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价值的追求。通过对《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寂寞嫦娥》等作品的具体分析,阐释了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表达出的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独立的主体精神的坚守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三个方面的启蒙精神。   第三部分探讨铁凝在小说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书写表达出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注视。此部分主要从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树下》、《遭遇礼拜八》和《永远有多远》等具体文本的分析,阐释了铁凝对处于物质困境和精神困境中而不能自拔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爱和同情。   第四部分以长篇小说《笨花》为例,探寻了铁凝小说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的自觉。首先概括分析了小说《笨花》中日常生活式的历史显现,重点对小说中历史缝隙中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总结阐述。而后分析了村民在民族危亡之际自觉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底蕴。   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与启蒙精神结合起来研究铁凝的作品,以期更明确的揭示铁凝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为开拓对作家铁凝的研究领域做出些微的贡献。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威胁到了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利益。而要想避免利益的损失,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就必须做好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