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6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刺络拔罐、傍针刺、常规针刺治疗。刺络拔罐操作:常规消毒后,用注射针头点刺患者髂嵴中点及其下方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出血,局部留罐5min,取罐并消毒。傍针刺操作:将毫针直刺至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处,深度0.5-1寸,行提插捻转法以得气,再于进针点旁开1寸处呈45°角向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方向斜刺一针,行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常规针刺:肾俞、大肠俞、委中穴均直刺0.8-1.3寸,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留针30min。隔天治疗1次,一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其取穴、操作方法、疗程同观察组。对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组内及组间采用VAS、JOA两个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及常规针刺治疗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改善疼痛方面均有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及常规针刺在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腰椎功能上均有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在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腰椎功能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3.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治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21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对比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及常规针刺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均有效,刺络拔罐结合傍针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常规针刺在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腰椎活动功能上均有一定疗效,且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