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传佛教在隋唐时达到鼎盛阶段,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八大宗派。其中形成最晚的密宗,其祖庭大兴善寺自隋代便被尊为“国寺”。唐之后,统一的中央政权大多定都北京,且元、清两代统治者都为少数民族,主要信仰其民族宗教及藏传佛教,位于西安的大兴善寺走向没落,虽然明清两朝有所重修,但与隋唐时期已不能相提并论。汉传佛教的八大祖庭之中,陕西分布有六个,占了祖庭总数的四分之三,陕西有着无可比拟的丰富佛教资源,西安的祖庭寺庙研究在佛教祖庭研究领域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拟以大兴善寺为例来看祖庭以及传统佛教道场的发展现状,以期对当前汉传佛教祖庭的现实发展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改革开放后,在良好的宗教政策影响下,宗教场所开始进入了良性发展时期。大兴善寺也得到妥善重建和适宜修复,寺院僧团建设也步入了正轨。本文使用历史文献及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大兴善寺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大兴善寺文化网络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内部活动主要是以寺庙自身举办的如教育、文化、法事、环保、放生等方面活动为重点,探究大兴善寺内部的文化建设;寺庙外部活动则是以大兴善寺与政界、教界、学界、医学界等阶层的的互动交流为研究重点,通过双方的互动来了解大兴善寺的外部网络构建。在对内外部活动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从发展的角度总结出传统佛教道场寺院面对的如寺庙活动单一,辐射人群有限等困境,在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寺庙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如寺庙打破固有思维,努力与社会接触,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来改造自身等对策。大兴善寺遇到的瓶颈与困境,汉传祖庭寺庙也在一样存在,因此,通过展示传统祖庭寺庙的僧团组织、内部活动、外部交流的现状,来探讨寺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不足。结合寺庙自身特点进行改革,从而为祖庭寺庙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与现代城市发展更好地融合,促进社会和谐贡献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