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各地分布着较多的大型核设施,同时在我国核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数量较大的核废料地下处置库,其大部分采用地下水泥填埋场的方式进行废物处置,通常情况下其周边的地质环境均较为复杂,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成熟,在现今已经形成的地下洞库方面亦无相应的地质安全评估体系,尤其是国内少数区域例如在西南山区及沿海核电站分布着较多的地下核设施及核废料处置库,地震频发也导致了其存在核泄漏等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通过围岩动力监测获取各类地震波来实现对核基地地质安全的评估和预警。针对核基地地质安全的监测评估,主要借助于常规地震勘探设备的采集方法,但微破裂的信号更弱,因此对采集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系统的覆盖规模更加灵活,同时也结合了当前新兴的微地震监测技术,实现对各种恶劣条件下的核地质安全监测。在复杂多变的核基地环境中,大规模地震系统的供电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随着规模的提升引入诸多不利因素;规模提升的同时,还伴随着地震数据采集的高分辨率、高采样率带来大量数据的传输任务,在保障传输网络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现对地震数据的高速传输是必须着手解决的技术难题,大规模勘探还伴随着系统设备在野外的施工布线和网络组建的难度增加,尤其是在勘探环境复杂恶劣的条件下更影响系统的野外适应能力。因此供电系统的高效管理、稳定可靠性强和适应性强的数据传输网络是实现地震采集系统大规模勘探的关键技术保障,也是当前大规模地震系统区域网络化发展前进道路上必须解决的技术难点。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技术解决方案,以保障系统的供电与传输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系统的供电采用分布式电源供电网络结构、实现电源系统网络化的远程监测、配置与控制,由电源系统功耗和稳定性分析着手,结合电源的带负载能力和功耗的测试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功能电路实现;为保障地震检波器采集信号的高质量,通过实验测试分析,设计并实现满足供电要求的电源组合滤波方案和电路。在系统的传输网络构建中,对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进行设计,以实现在野外复杂环境适应力强、传输可靠、组网灵活的大型地震勘探系统构架设计,以及在此系统下的大量采集设备和震源触发的同步装置设计;实现了各个设备上用于网络构建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接口电路,并设计实现具有IP地址自动配置的RS485通信网络。通过以上技术设计方案解决或改善系统中相应的实际问题,采用具有冗余保障设计的电源站电能输入接口,实现两级电源备份,并将太阳能充电系统有机整合到供电系统中;在系统采用电源站逐级感应上电方案实现了系统稳定的自动接入电源过程;在供电系统和站点设备内预设相应功耗管理逻辑,运行中实现对应的动态低功耗优化管理;网络化的电源远程管理,实现电源系统的智能化决策,通过电源运行状态监测以强化系统查错排障功能。实现了高质量滤波的铁氧体磁珠+LDO+C组合滤波方案,获得电源质量参数完全满足地震数据采集需求。与此同时在传输网络的研究中,采用了具有三层传输网络的结构,由构建以太网为传输干线、485数据采集网为数据来源、以及规模可调的无线网组成;通过对设备的多种标准网络通信接口的实现,增强系统对各种勘探规模的组网构建能力;构建以交叉站配接的无线电台作为信号基站,以带有无线组网接口的采集站为终端,通过灵活配置检波器数量调整合适的无线网规模,最终实现系统灵活组网能力。总体来说,本文通过当前核基地地质稳定性调查评估对大规模地震采集系统的需求分析,然后结合大规模地震勘探施工的实际环境与相应的仪器装备的关键技术点,提出需解决的供电与传输网络相关的技术难题,提出相应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相应关键电路设计,以确保大规模采集系统的智能化电源管理和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网络构建,以提升仪器现场勘探效率、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增强仪器的野外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