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党的“十六”大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七大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财政部门在积极贯彻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财政支农资金因此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所增加,这对促进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近些年的实践发展中,不难看出,政府支农投入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向相近、目标相似、资金使用效益欠佳、资金整合工作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也给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不外乎现有财税体制和政府结构体制下,由于各部门的理性选择是争取尽量多的财政资金,各部门主管负责人更希望通过争取尽可能多的政府资助,个人理性决策导致集体决策非理性的局面,致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分散,政府支农政策效果也受到很大的约束;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基于广大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级政府多头申报、截留支农资金等道德风险情况层出不穷。由此,从财政分权的角度来审视,县级政府是基层政府,掌握了相对于上级政府更加充分且完备的信息,了解基层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需求偏好。因此,财政支农资金采取以县为主的整合方式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支农政策的最基本方向。针对于此,本文以浙江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践为研究对象,以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1)给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内涵,再具体分析当前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现状。(2)从理论上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根据个体理性选择与集体决策“非理性”和委托代理理论,以及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理论,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3)构建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目标模式,根据提出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找到现实整合情况与目标模式之间的差距,为后文提出弥合二者之间差距的建议提供准备;然后,对资金整合模式具有指导意义的仙居县和富阳市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两地资金整合的经验,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供思路。(4)给出完善浙江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构思,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序进行。通过研究,本文认为:(1)浙江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个体理性与集体决策的“非理性”、委托代理问题和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公共产品供给,成为制约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的诱因。(2)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要有详细且符合实际的目标模式引导。通过目标模式引导浙江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以期从浙江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现状与整合目标之间,找到弥合二者之间差距的政策以及制度桥梁。(3)作为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展较早的浙江省,由于受到现行机制和制度的制约,资金整合工作的完善仍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分别从机制创新和制度安排两方面构思相关的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