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居士群体分析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宗教狂热时期,也是佛教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关键时期。这种宗教繁荣状况与两汉以来动荡的社会环境、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宗教输出”以及两汉以来宗教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 北魏佛教快速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世俗信众队伍的迅速壮大,而世俗信众队伍扩大的重要体现就是居士群体的形成。该群体以帝王贵族为中心,以官僚士大夫、文士为主体,在宗教、文化生活以及政治参与等方面具有职业僧侣所不具备的特殊社会地位和影响。他们虽置身教团之外,却严重影响着佛教势力的发展,甚至影响着教团组织的构建,因而对北魏宗教运动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推动北魏佛教发展、繁荣的重要社会力量。作为施动群体,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宗教运动中,他们踵行竞煽,使佛教在中国北方首次以一种社会化态势迅速普及到整个社会,对佛教的发展趋向、北方文化的构成、传统学术界论题内容,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度影响。正是基于他们的全方位护持,北魏平城时期的佛教才得以很快从“太武法难”的低谷中复兴,至洛阳时期则迅速步入繁荣。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群体,这些居士们虽主承中国原生的儒家、道家文化,但又不为其所囿,儒释道兼修,逐渐离弃前代知识阶层“专修儒、道”的特征,改变了传统家学教育的模式,使北方“重经”的儒林也“玄风”渐起,丰富了中原原生文化的内容,使北方文化一度呈现出缤纷的景象,尤其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文化中的哲理、逻辑色彩。应该指出的是,过于奢华无节制的佛事活动也使北魏的社会生活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匮乏、币制紊乱,致使社会阶级矛盾加剧、奢靡风行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北魏政权走向衰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靖江市城市发展进程中抽取若干时段进行深入剖析、纵向比较,并结合当代西方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有关城市土地利用的若干理论,拟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且对于现阶段城市土地
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是晚唐民族关系的延续和发展,对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唐朝和宋朝的民族关系研究较多,对于处在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的民族关
公使库是宋代州、府、军、监一级政府管理公务经费的机构。北宋初年由太祖创立公使库,其目的是在往来的道路上给予官员犒设,使他们无“旅寓之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使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