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对大花序桉苗木生长及肥力效应影响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其木材价值远高于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速生桉,称为“澳洲黄花梨”,被列为珍贵树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南方季节性干旱极大地影响林木尤其是速生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对幼树的生长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保水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微生物型保水剂除了具备一般农林保水剂抗旱保湿的土壤保水功能,还具备分解土壤大分子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对肥料的吸收。本试验将新型的微生物型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共同施放于大花序桉盆栽苗木,以达到改良土壤,减少肥料施用的目的。微生物保水剂设置3个梯度:2.5g/株、5g/株、10g/株,分别用B1、B2、B3表示;桉树专用肥(N:P:K=15:6:9)设置3个梯度:50g/株、100g/株、150g/株,分别用A1、A2、A3表示;同时设置无保水剂有桉树专用肥、无桉树专用肥有保水剂和两者均不施放等3种处理分别作为对照。在模拟干旱、复水、再干旱的试验条件下,测定和分析大花序桉苗木生长、生理、光合指标及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施用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能明显促进大花序桉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但二者的促进作用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处理时间延长,B3A2处理下的处理对苗高、地径的促进作用最大;B2A3处理下对总生物量的积累促进最明显;B3A3处理下,苗木叶片含水率最高;B3A1处理下,苗木根系活力最大。(2)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在一定程度下能明显增强大花序桉叶片的生理代谢能力。大花序桉叶片的SOD、POD活性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微生物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大花序桉叶片的SOD、POD及PPO活性均高于CK,表明了施用微生物保水剂对大花序桉抗性酶活性有促进作用。(3)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的施用对光合指标的影响显著,对大花序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一桉树专用肥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微生物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微生物保水剂水平下,叶绿素含量随着桉树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大花序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片蒸腾速率均在B2A3处理下达到最大;叶片气孔导度则在B0A3处理下达到最大。(4)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的施用明显促进了大花序桉盆栽土壤内全量养分(N、P、K)的增加,并在处理B2A2下达到最高,速效磷和硝态氮的含量也在B2A2处理下达到最大,速效钾和铵态氮的含量在B3A2下达到最大,Ca含量在B3A3处理下达到最大,Na含量在B3A2下达到最大,Fe、Cu、Mn、Zn含量的均在B2A2下达到最大。(5)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的施用明显促进了大花序桉苗木对N、P、K、Ca、Fe、Cu、Mn、Zn的吸收,随着微生物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N、P、K的含量在B2A3处理下达到最大,Ca、Na、Fe、Cu、Mn、Zn的含量在B2A2处理下达到最大。(6)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的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显著,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在B2A2处理下达到最大。综上所述,微生物保水剂可以减少桉树专用肥的用量,以施用微生物保水剂10g、桉树专用肥100g处理下的隶属值最高,且苗木的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光合指标、以及苗木叶片养分、土壤养分含量都处在较高水平,植株生长情况最佳。对于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对大花序桉苗木生物量的主次影响进行极差分析,可以得出微生物保水剂对植株有机物积量起到主导作用,桉树专用肥起到辅助作用。
其他文献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受品种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近两年来,山河农场玉米种植面积激增,大斑病时有发生
目的:检测大鼠牙移动根吸收组织中钙黏蛋白(Cadherin-11)的表达,探讨根吸收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牙移动根吸收模型;通过TRAP法验证根吸收模型是否成功。
在比较分析中国侦查询问现状与缺陷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侦查询问从法律上看其性质为强制询问,但实际上是任意询问,因此提出通过明确区分任意询问与强制询问的不同性质以完善中
<正> 黄某,男,31岁。右上胸痛14天,呈持续性胀痛,位置固定,夜间、深呼吸和右上肢活动时加剧。无咳嗽和外伤史。检查见右第2肋软骨处微隆起,肤色正常,软骨肿大、触痛明显、拒
警察形象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保持政治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警察形象的负面影响原因有多方面的,公安机关应改革机制、
<正>二○一○年哈佛大学东亚中心出版项目(Harvard University AsiaCenter Publications Program)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著共有四本,它们是罗伯特·阿什莫尔(Robert Ashmo
罗耀云同志这篇文章,对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因原文较长,这里发表其中的一部份。
该文以iPhone手机利润结构为例,对全球生产网络中利益分配机制的建模分析表明: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到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进行国际化生产,参入分工要素
拟以笔者在老挝北部山区的田野调查经历为例,反思在异文化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以实例讨论田野资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等问题。认为田野调查研究是了解人类
传统服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反映了中华民族基于农耕生活方式下的服饰审美与结构形态。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内容:第一,论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