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成都彭州蔬菜基地(CDPZ)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能以多菌灵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DNA基因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这两株细菌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将其命名为GRPD-1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将其命名为YE-2,具备降解多菌灵能力的肠杆菌为国内首次报道。考察了菌株生长与降解多菌灵之间的关系,发现两株细菌的生长量与多菌灵的残留量整体成镜像关系,即随着菌株生长量的提高,多菌灵含量降低。选择外加不同碳源、氮源、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为单因素条件考察其对菌株降解多菌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GRPD-1在外加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pH7.0,温度30℃,接种量9%的条件下降解率达到91.2%;菌株YE-2在外加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pH7.0,温度30℃,接种量7%的条件下降解率达到94.5%。菌株在降解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分别测定细菌胞外及胞内的蛋白质含量和酶活,结果表明两个菌株产生的降解酶均为胞外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蛋白酶的组成与大小,结果显示两株细菌和多菌灵降解相关的酶均为诱导酶,其中GRPD-1降解多菌灵的酶有3个,分子量大小集中在33.0KDa~66.2KDa之间,YE-2的降解酶有4个,分子量大小在94.0KDa以上。选用海藻酸钠(SA)分别对两株细菌进行包埋固定,处理含有50mg/L多菌灵的无菌水,与未包埋的实验相比较,包埋后GRPD-1对多菌灵的降解率提高了34%,YE-2提高了35%。选择YE-2菌株处理含有10mg/g多菌灵的实验土壤,分别在第4、8、12天时测定土壤中多菌灵的含量,结果在第12天时多菌灵残留小于0.4mg,降解率达到96%以上,基本实现对土壤中多菌灵的完全降解。因此两株细菌对污水和土壤中多菌灵的生物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应该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其本质是企业依法生产经营,遵循商业道德,完善经营机制,规范经营运作。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本文介绍了基于VisualBasic和SQLServer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数据库设计、操作过程、自动评分等方面讨论了所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采用了C/S模式,并给出了部
通过向全国有关高等药学院校 (系 )的问卷调查 ,并结合《中国药学年鉴》相关资料 ,对中国 195 0 - 1999年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专业变化和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建
分析螺杆泵在油田作业中的常见故障,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的建立大丁草脂肪油成分的GC-MS分析方法,并对其根与叶中的脂肪油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石油醚索氏提取根与叶中脂肪油成分,经KOH-CH3OH甲酯化处理,利用GCMS技术,对提
"总督河道"是我国明代中央政府派出的专门为疏浚、开凿、治理河道的钦差大臣,故亦称总督河道大臣,其原官位、官阶不变,遇事方派遣,事毕回京复命,为非常设之官员。"河道总督"
目的观察中药滋阴活血润燥汤联合西医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中医体质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是一门涉及生理、生化、遗传、免疫、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体质问题贯穿于所有医学问题的始终。近年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普查
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多,部分工程穿越含气地层,含气地层会对隧道的施工产生一定不良的影响。盾构在沼气地层掘进过程中,由于管片气密性不良造成沼气通过管片环缝进入隧
文章分析了拉尼斯——费景汉人口流动模型的现实意义,结合黑龙江省情况,提出建议,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