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啉—二芳基乙烯分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变色特性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mi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光信息存储材料、光开关及多功能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化学和材料学科的研究热点。其中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疲劳性、高的量子产率及快的响应时间等优点,不仅可作为光信息记录材料,还可用于分子导线和分子开关等分子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广泛认为是最具有前途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目前研究和报道最多的是用五元环桥连的二噻吩乙烯.常见的五元环有:环戊烯、全氟环戊烯、二氢噻吩、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以及吡咯啉等。二噻吩乙烯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由于原料相对价廉易得,反应操作简单,产物易于分离等特点受到人们极大重视。目前,设计合成新型具有良好光致变色性能的二噻吩乙烯马来酸酐类化合物仍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卟啉是一类特殊的大环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特的二维共轭:π-电子结构;(2)具有较高的光、热稳定性;(3)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易裁剪性特点。母体单元可以衍生出多种取代配体,可以依据合成目标性能对配体进行设计、裁剪和组装;(4)配位能力很强,可以和元素周期表中多数金属元素配位,形成配合物。据此,本文以苯甲醛和吡咯为初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5-(2, 3-双(2, 4, 5-三甲基-3-噻吩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 -10, 15, 20-三苯基卟啉(TPPMA)及其金属锌配合物(ZnTPPMA)与金属铜配合物(CuTPPMA),通过IR、MS、1HNMR和13CNMR确认化合物结构,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探讨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TPPMA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膜与溶液相中,均没有发生光致变色现象,但有趣的是在254 nm和650 nm的光照下其金属配合物(CuTPPMA和ZnTPPMA)在溶液及PVB膜中皆可发生可逆的光致变色反应。
其他文献
<正>海洋贝壳千奇百怪,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海贝中的大力士——长砗磲长达1米,重达100千克,最多能活到120岁,可谓是贝壳中的长寿者。由于贝壳巨大,热带的一些居民常把它
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毁坏"理解为只要能使财物的价值或者使用价值得以降低或丧失,不符合实行行为定型性的要求,毁坏行为应当揭示行为的破坏性;取得型财产犯罪与故意毁坏财物
<正>随着校园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网时间长,使用人数多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存在IP地址数量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现象。若采用手动方法管理IP地址,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极易出现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目前没有法律明确的规定,但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实务部门也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借鉴国外的经验,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儒家德育为先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荀子提出"学不可以已"的思想,重视积累、专一、实践等学习方法,这
在司法实践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查处率低、查处难度大。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之一是司法实践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举证责任"正置",这与立法上的"倒置"形成悖论,而"倒置"的
本文简要介绍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的利用情况,并从一个典型装载的经济分析出发。提出综合利用HFETR的意见。
陶渊明《桃花源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张《游仙窟》、顾况《仙游记》、《莽墟赋》也是类似作品 ,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关怀视野是不同的。
利用MCNP程序的重复几何结构功能,对SPRR-300的堆芯几何结构进行了简化处理,建立了该堆辐照孔道中子注量率分布计算的数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符合很好,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正确途径。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