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恭维语是对谈话对方的积极评价,因此被称为“社会的润滑剂”。近年来恭维语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的不断变革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汉语中传统的语言使用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就这一变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
1.汉语恭维语应答总体趋势如何?
2.男性与女性的恭维语应答是否存在差异,有何差异?
3.不同年龄群体的恭维语应答是否存在差异,有何差异?
本次调查以同一职业背景的石家庄铁路工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语篇补全测试(DCT)搜集资料进行;进而从社会语言学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定性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汉语恭维语应答策略总体分布与传统模式不同,恭维语应答策略的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群体间存在系统变异:
1.汉语恭维语应答中的接受多于拒绝,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显性接受。
2.女性年龄越小越倾向于显性接受,年龄越大越倾向于显性拒绝和回避。
3、男性的隐性接受尤为突出甚至超过了女性。
本次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礼貌变化的影响;在实践方面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以及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回顾了相关的理论和以前有关恭维语应答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介绍的本次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
第四章研究结果和讨论,包括恭维语应答与年龄与性别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这一研究结果。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