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模型的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目前各国已经制定了针对基于性能设计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规范,如美国应用技术协会(ATC)和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制定的规范:FEMA-273、FEMA-274、FEMA-346、FEMA-445以及ATC-40,ATC-58等。本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作了详细的概括说明,重点提到了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参考指标的相关规定,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学者们提出的模型分析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可能性以及验证ANSYS软件分析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通过针对一栋35层高的基于性能设计的框架筒体结构进行了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的模拟和相关模态分析、谱分析、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重点是非线性时程分析过程,对该结构按照中国国家最新施行的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选取恰当的地震波:上海人工波3、博雷戈山波、圣费尔南多波分别进行7度多遇地震(加速度峰值调整为35cm/s~2)、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调整为100cm/s~2)、罕遇地震情况下(加速度峰值调整为220cm/s~2)的非线性时程分析,上海人工波以X和Y方向为输入主向分别进行单向输入,博雷戈山波和圣费尔南多波,以两个水平分向为输入主向按照1:0.85:0.65的比例三向输入,得到各种情况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位移值,并与规范中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做比较,结果显示符合规范要求。
其他文献
诸如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的普及使用,使得图像数据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和Internet的迅速普及,使得图片保存方式变得方便快捷
令(F)(2v+δ)q2是(F)q2上的2v+δ维酉空间(δ=0或1),定义集合L={(F)(2v+δ)q2中所有m维全迷向子空间},V={(F)(2v+δ)q2中所有m-1维全迷向子空间}(m≤v).将L中的元素称为线,V中的元素
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发。《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
经过众多精算学者的不断努力,作为现代风险管控三大技术之一的破产理论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深刻的发展。传统的风险模型已然不能较为有效地刻画当今各金融行业的实际运作模式,各种更为深刻的风险建模方法及风险度量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在各种推广的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对多种经济因素的考量业已成为当今破产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基于很广泛的一类半马尔科夫相依风险模型的基础,着重考察常数利息力以及重尾理赔对破产概率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究马尔可夫过程(简称马氏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际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方法和所用条件的不同已经得到了多种形式的马氏过程(包括离散时间马氏链和连
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频繁出现在生物学、物理学、工程等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中。由于该类数学模型带有未知核函数的积分项,可更好的反映系统的非局部及记忆反馈性质,相比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