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目前各国已经制定了针对基于性能设计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规范,如美国应用技术协会(ATC)和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制定的规范:FEMA-273、FEMA-274、FEMA-346、FEMA-445以及ATC-40,ATC-58等。本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作了详细的概括说明,重点提到了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参考指标的相关规定,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学者们提出的模型分析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可能性以及验证ANSYS软件分析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通过针对一栋35层高的基于性能设计的框架筒体结构进行了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的模拟和相关模态分析、谱分析、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重点是非线性时程分析过程,对该结构按照中国国家最新施行的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选取恰当的地震波:上海人工波3、博雷戈山波、圣费尔南多波分别进行7度多遇地震(加速度峰值调整为35cm/s~2)、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调整为100cm/s~2)、罕遇地震情况下(加速度峰值调整为220cm/s~2)的非线性时程分析,上海人工波以X和Y方向为输入主向分别进行单向输入,博雷戈山波和圣费尔南多波,以两个水平分向为输入主向按照1:0.85:0.65的比例三向输入,得到各种情况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位移值,并与规范中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做比较,结果显示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