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了解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并分析中晚期肝癌不同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AFP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中晚期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方法,制定统一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信息采集表。严格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了118例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单证候分型的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将所得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①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前10个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胁痛(77.12%)、纳呆食少(71.19%)、腹胀(50.85%)、乏力(50.00%)、痞块(38.98%)、口苦(27.12%)、口干(26.27%)、面色晦暗(22.03%)、失眠(19.49%)、大便溏泄(19.49%)。②肝癌中医单证中脾虚证出现的频次最高为71次(60.17%),其余证候由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证为50次(42.37%),血瘀证为32次(27.12%),湿热证为30次(25.42%),阴虚证为30次(25.42%)。这些单一证候常常相兼出现,共同构成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上常见的复合证候。③只有1种证候的患者共有34例,占28.81%,同时兼有2种或2种以上证候的共有84例,占71.19%。比例最高的前四位证型分别是脾虚气滞证28例(23.73%),脾虚血瘀证11例(9.32%),湿热阴虚证11例(9.32%)及脾虚阴虚证9例(7.63%)。④不同中医证候AFP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候AF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证候间AFP值是有差异的,但经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未发现不同中医证候与AFP值的相关性。⑤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中,各组证候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各证候间ALT、AST、TBIL是有差异的,但经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未发现不同中医证候与ALT、AST及TBIL的相关性。结论:①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单证证候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脾虚证,其次依次为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阴虚证。提示中晚期肝癌患者常以脾虚为本,临床治疗应注重健脾之法的运用。相兼出现的证候依次为气滞脾虚证、血瘀脾虚证、湿热阴虚证、脾虚阴虚证,提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以本虚标实同时出现多见,临床中医药干预应以祛邪不伤正、补虚不助邪为原则,把握好祛邪与扶正两方面的平衡。②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与甲胎蛋白及肝功能未见明显相关性,但不同中医证候AFP值及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本结果与样本量较小及统计方法的限制有关,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及高级统计方法以挖掘更多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