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和载体,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科书实现的。在历次的教学改革中,教科书的变化都显而易见,其中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变化也很明显,在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8年到2016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可分为“导学”、“阐释”和“巩固”三个子系统。从各子系统的栏目及数量、表现形式、内容三个维度观察,1978年以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各子系统的栏目和数量少,表现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探索阶段:各子系统的栏目、数量、内容都有明显的增加。趋于成熟阶段:栏目达到峰值,数量小幅回落,内容比较丰富。成熟阶段:与前一阶段比较,各子系统的栏目和数量平稳,表现形式完备,内容严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在近四十年的演变过程中,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越来越大的便利。其中,“导学系统”的“目录”有助于学生厘清教科书的结构;“彩色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历史遗物和遗迹的原貌;“绪论性课文”对学生使用教科书起到引导作用;“课前提要”增强了教学的启发性;“单元目录”和“单元导语”使各单元内容纲举目张。“阐释系统”的“插图”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注释”减少了学生自学的障碍;“纪年表”和“大事年表”能够辅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小字”和“相关史事”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文的内容,同时为教师讲课提供了素材;“史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巩固系统”的“思考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总结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活动课”和“活动与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总之,无论在哪个阶段,课文辅助系统都具有课文主系统无法替代的功能,随着课文辅助系统的日趋完善,功能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强大。虽然课文辅助系统近四十年间的发展趋势向好,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如意之处。无论是从编者角度,还是从教师教学利用角度,都需要引起注意。从教科书编写角度看,在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学历史的教学实际,注重课文辅助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删除重合的内容,设置出数量适当的课文辅助系统;从多角度考虑,使各子系统之间协调统一。从教师教学利用角度看,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弥补课文辅助系统编写方面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对象选取适合学生的课文辅助子系统,各栏目搭配运用;利用课文辅助系统培养学生的能力;对课文辅助系统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注意严谨性和趣味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