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和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特殊地位愈加突出,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从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特点,都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对人文素养的迫切需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高中古诗文教学,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但通过对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关照,我们发现古诗文教学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内容上有多种不同理解,在形式上有偏离课标理念的的教学取向。古诗文既是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载体,又是实现人文素养培养的凭借,在人文素养目标的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古诗文的编选从必修一必修五都有所涉及,除必修一和必修五各占一个单元外,必修二、必修三和必修四各用了两个单元,即教材二分之一的单元编选了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生诉求,以其不受时空约束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我国古代先贤们对自然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并用它独具匠心的优美的语言和节奏,滋养优秀的文艺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趣,阅读这些产生于农业社会的古代作品,让在工业文明冲击之下的人们发现自己不仅将要失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更有人生精神需求的迷茫、人生价值意义的无核心以及文化心灵的枯竭。这种影响在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文素养的极度欠缺。这三十九篇诗文的合理编选,形成一套人文素养培养的基本素材,我们就是要利用古诗文中深厚的人文性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生进行浸润滋养,通过教师实施教学要完成的知识、技能、情感的三大目标,引导学生去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使他们在喧嚣与浮华的现实中拥有返归宁静与淳朴的能力。古诗文教学的本质是要引领人回到人的本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这是我们教学古诗文要达成的终极目标,也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的缘起出发,分析研究的现状,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陈述清楚研究的概念。第二部分从高中语文新课标对高中生人文素养要求出发,明确新课标人文素养的目标要求,研究新课标对古诗文人文素养的教学建议,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分析高中古诗文教材中的人文内容,研究了高中教材中古诗文的选文特点和编排体例,结合教材梳理出了古诗文中蕴含的人文内容及其特征,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找到了载体。第四部分对高中古诗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归纳,并从应遵循的原则出发探讨当下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着重挖掘现有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是对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建立一种比较稳固的教学模型,并探究古诗文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途径,为一线教师们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本文从人文素养培养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出发,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论述高中语文课程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探讨如何利用古诗文教材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提炼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其中,课程的目标要求是人文素养培养的依据,教材是人文素养培养的物质条件,教学活动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