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鹿鼎记》是作家金庸的封笔之作。1997年曾与霍克斯合译《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名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将其翻译成英文。然而,由于武侠小说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其独特的武侠词汇和招式术语让翻译难上加难,再加上书中渲染的“大汉沙文主义”,使得英语读者不大容易接受。《鹿鼎记》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封笔之作,研究其英文版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以文学变异学理论和改写翻译理论来探讨《鹿鼎记》英译本变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本论文对该书英译本的文化研究主要是指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所做的删节,改写以及文化过滤、文化误读等现象。“侠”、“江湖”和“义”三个字词是武侠小说的精髓和灵魂,因此本文首先论述这三个词在译本中的变异。西方文学中没有武侠小说,相接近的是骑士文学,但两者在本质上大不相同。经研究发现,在文学翻译中,由于受制于自身的骑士文学传统和译入语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有意无意地对交流信息选择、变形、渗透,使原文信息发生变异。其次,本文对主人公韦小宝话语中封建迷信词汇的删节、武功招式的误译和叙事视角的变形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发现由于译者不能把自己放入原文的文化背景中而只能从自身文学观去理解原文的意义,必然造成对原文内容的删节和误读。同时也体现了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对翻译过程的操控。最后本文深入讨论了译者对文本结构所做的变异。发现由于中西有不同的诗学标准,西方主流诗学往往会排斥其他诗学标准。通过以上讨论,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鹿鼎记》的英译本实质上有深刻分歧的两种文化传统、不同话语规则的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冲突和对话,是被英文化了的译本。通过讨论,本文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做出贡献:一、通过对翻译变异的研究动态而非静止地、联系而非孤立地研究翻译,以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并观察翻译活动的规律;二、希望本文能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种类“武侠小说”以后的译介和传播提供思考和借鉴。三、希望本文丰富了以文本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