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光学薄膜的制备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44150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薄膜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其成为光学材料的最佳选择。天然金刚石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且为颗粒状,使得金刚石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膜技术的出现使金刚石膜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金刚石薄膜用作光学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红外光范围的应用,即直接使用自支撑的金刚石膜作为保护涂层;另一类是在可见光范围的应用,即将金刚石薄膜作为保护性涂层沉积在其他光学材料表面,以提高其他光学窗口材料的耐磨损性和表面硬度。金刚石光学薄膜的制备及应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在基底上取得高的形核密度和提高金刚石薄膜和基体之间的附着力。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Si基底上金刚石的形核研究;(2)镜面玻璃上金刚石形核、薄膜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透过率的研究。 为了解决硅基底上的有效形核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不同粒度金刚石微粉打磨对Si基底上金刚石形核密度的影响,表明金刚石微粉打磨能有效提高形核密度,O.5μm金刚石微粉打磨3h能使抛光硅片表面的形核密度接近108数量级,研究表明粒度越小的金刚石微粉打磨越有利于形核密度的提高。同时提出用脉冲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的方法来增强形核。电弧放电沉积的掺杂了聚合物的无定形碳膜在C2H50H.H2等离子体作用下转化成金刚石形核。在不经过打磨预处理的条件下能将形核密度提高到1010/cm2以上。 本论文利用金刚石微粉打磨处理和使用Ti02过渡层提高金刚石形核密度,研究了镜面玻璃上金刚石保护薄膜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用金刚石微粉打磨得到的金刚石薄膜的附着力较差,透过率损失较大,并随光波长的减小而显著增大;TiO2过渡层不仅能促进形核,而且能显著地增强金刚石薄膜的附着力,引起的透过率损失较小且在可见光范围内均匀一致。
其他文献
LaBr3:Ce晶体为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属于中级晶簇,晶体结构对称性较低。目前国际上对该晶体闪烁性能的报道存在明显的差异,且都未提及结晶学方向,对晶体器件的取向问题也没有涉及。因此,为澄清LaBr3:Ce晶体性能差异的来源以及为晶体器件的取向使用和晶体定向生长奠定基础,本文开展了LaBr3:Ce晶体的各向异性研究,对晶体沿[100]和[001]方向上的闪烁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晶体生长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成长和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课堂教学,坚持以生为本,有效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本文主要从单体结晶和表面光接枝聚合两个方面研究了功能型单体丙烯酸锂(LiAA)在表面图案化领域的应用:一方面采用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和聚酯薄膜(PET)为基材,探讨了单体丙烯酸
异相界面的迁移由界面处原子的扩散与溶解情况来决定,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实验参数影响扩散过程和结果。对于Ni-Al、Zn-Ni和Cu-Zn三体系,经过扩散热处理,组元之间可形成金属间化合
本论文从研究硅酸盐水泥熟料、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二水石膏三种组分合成的复合水泥的物理性能入手,运用XRD和SEM等方法分析复合水泥的水化硬化机制和硬化浆体的组成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