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评价云南高原山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和评估云南高原山区各种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确认现阶段存在的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云南高原山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基础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重疫区分别抽取1个高原平坝型(坝区)和1个高山峡谷型(山区)行政村作为试点村,选择与试点村流行程度和经济条件相似的1个高山峡谷型(山区)行政村作为对照村,试点村开展查灭螺、查治病和健康教育等常规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多种传染源控制措施和综合治理项目,对照村仅开展查灭螺、查治病和健康教育等常规防治工作,实施相对较少传染源控制措施和综合治理项目,2010-2011年对试点村和对照村开展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系统收集2005-2011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相关资料,统计防治措施、防治费用和人、畜、螺疫情等综合指标,进行费用分析、效果分析、费用-效果分析和防治效果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分别从试点村和对照村随机抽取1自然村,现场开展居民、家畜、野生动物感染血吸虫调查,人、畜野粪污染环境和血吸虫阳性调查,统计宿主感染率、野粪阳性率、克粪孵化毛蚴数、宿主日排毛蚴总数、相对传播指数、野粪污染指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宿主感染和野粪污染综合分析。[结果]1.2005-2011年试点村和对照村均投入了大量的防治经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个试点村和1个对照村的传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费用占总防治费用比例分别为76%、87%和65%,以2005年疫情为基线,以2011年为考核结果,2个试点村和1个对照村的人群感染率下降百分比分别为97.43%、97.42%和97.09%,每100人群感染率下降1%的综合费用分别为0.19万元、0.29万元和0.24万元;14岁儿童感染率下降百分比分别为97.17%、100%和95.45%,每100人14岁儿童感染率下降1%的综合费用分别为0.57万元、0.86万元、0.74万元;牛感染率下降百分比分别为98.38%、100%和100%,每100头牛感染率下降1%的综合费用分别为0.32万元、0.34万元和0.43万元;钉螺压缩百分比分别为17.36%、67.28%和52.94%,每1h㎡钉螺面积压缩1%的综合费用分别为4.12万元、0.27万元、0.10万元;钉螺密度下降百分比分别为64.17%、63.88%和62.97%,钉螺密度下降1%的综合费用分别为19.62万元、7.40万元、12.82万元;钉螺感染率下降百分比均为100%,钉螺感染率1%的综合费用分别为7.17万元、2.91万元、3.59万元;综合效果指数分别为95.12、96.13、95.28,每提高1个综合效果指数的综合费用为13.24万元、4.92万元和8.47万元。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牛感染率、钉螺感染率、卫生厕所建设覆盖率、灭螺覆盖率、牛治化疗覆盖率、人群治化疗覆盖率与人群血吸虫感染有统计学关联;人群血检阳性率(或人群校正感染率)、卫生厕所建设覆盖率、牛治化疗覆盖率、灭螺覆盖率与牛血吸虫感染有统计学关联;人群血检阳性率、牛感染率、沟渠硬化与水田面积比、家畜圈养覆盖率与钉螺血吸虫感染有统计学关联。3.现场调查显示,3个自然村感染血吸虫的宿主有人、牛、马属、犬及鼠类5种,感染率分别为为1.01%、0.91%、1.25%、5.61%和0.33%,差别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2=12.487,P=0.014),宿主群体感染度MPG()分别为0.0105、0.0069、0.0142、0.0947、0.1574,相对传播指数(RTI)分别为6.88%、46.44%、13.00%、32.11%和1.56%。在坝区人、牛和犬3种宿主感染率分别为0.76%、1.66%和9.30%,差别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8.984,P=0.011),宿主群体感染度MPG()分别为0.0084、0.0125和0.1589,相对传播指数(RIT)分别为1.93%、56.08%和41.99%;在山区人、马属、犬和鼠类4种宿主感染率分别为1.19%、1.25%、3.31%、0.95%,差别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1.313,P=0.726),群体感染度MPG()分别为0.0122、0.0142、0.0516和0.4571,相对传播指数(RIT)分别为22.52%、54.62%、22.87%、18.82%。山区与坝区人感染率之间(=0.012,P=0.912),犬感染率之间(=0.871,P=0.351),牛与马属感染率之间(=0.000,P=1.0),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4.现场调查显示,3个自然村主要有人、牛、马属、羊、猪和犬6种野粪污染环境,野粪分布以村庄50m范围内最多,占50.95%,离村庄周围300m范围内占91.98%,野粪污染密度分别为0.88堆/h㎡、4.30堆/h㎡、2.93堆/h㎡、0.73堆/h㎡、0.41堆/h㎡和3.89堆/h㎡,各类环境中野粪均有血吸虫感染,阳性率之间差别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8.749,P=0.271),其中人、牛、马属和犬4种野粪检出血吸虫感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41%、0.72%、6.90%和14.29%,差别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21.542,P<0.001),感染度MPG()分别为0.0667、0.0038、0.0299和0.0738,相对污染指数分别为9.01%、2.25%、43.49%和45.26%。在坝区犬、牛和人野粪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6.95%、9.52%和2.33%,总体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596,P=0.037),感染度MPG()分别为0.0842、0.0124和0.0857,相对污染指数分别为61.59%、19.70%和18.72%;在山区马属和犬野粪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90%和11.94%,总体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991,P=0.340),感染度MPG()分别为0.0299和0.0637,相对污染指数分别为83.79%和16.21%。山区与坝区犬野粪阳性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643,P=0.423)[结论]1.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明显,但综合防治成本相对较高,目前疫情总体上呈低度流行状态,局部疫情现况不容乐观,可初步认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人畜治化疗、药物灭螺、家畜圈养和沟渠硬化是影响高原山区防治效果的主要相关措施因素。2.云南高原山区现阶段存在的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牛、犬、马属和人4种宿主,其中坝区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牛、犬和人,山区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马属、犬和人,鼠类可能具有充当保虫宿主的意义。3.犬作为云南高原山区现阶段的血吸虫病最主要传染源之一,其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待研究针对性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加强防治管理,可考虑作为敏感指示宿主进行疫情监测。4.云南高原山区野粪污染是导致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村庄周围300m以内有螺环境极有可能就是该流行地区的易感环境,野粪调查和监测指标可考虑作为高原山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