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早在两周时期,《诗经》与《楚辞》便前后辉映,成为先秦文学的双璧。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至唐日趋成熟。词这种文学体裁萌芽于唐代,盛于宋代,唐圭璋《全宋词》(1940)共收词人1,400余家,词作两万余首。唐宋诗词作品之多,作者之众,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词,原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而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与音乐脱离关系,不再用来歌唱,成为独立长短句的诗体,演变为一种特殊的体制优美的格律诗。 词是一种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殊的诗歌语言,不仅有别于散文,而且也有别于近体诗和其它韵文,有其独特的句法面貌和词汇面貌。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一样,都只是反映了汉语整体面貌的某一个侧面,诗词语言研究与散文语言研究,相辅相成,相为表里,二者缺一不可。可以说对宋词句法的研究是对古代散文语法研究领域的一个必要延伸和重要补充。 以往对宋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分期发展及流变、风格及流派、审美及艺术手法、个体作家等方面。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在整个研究中,较少有从语言学方面作专门研究的,对古代诗词句法研究的焦点也只投注在“诗圣”杜甫身上,对宋词句法系统的整体研究几乎是空白。显然,宋词的句法研究是个非常值得开拓的领域。对宋词句法进行研究,了解词在句法上的特点,不仅有助于阅读、鉴赏宋词,而且更有助于为汉语史研究提供更多新鲜的语法信息。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语法学着眼,运用廖序东先生的《文言语法分析》(1981)、周生亚先生的《古代诗歌语法》(2004)以及李林先生的《古代汉语语法分析》(1996)中的语法理论,以赵长卿《惜香乐府》339首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旨在调查赵长卿词句法结构的基本状况及特殊句法形式,并对赵词中的用词、对句情况略作描述,进而发掘赵长卿词句法的词学功能,希望能为宋词专人专著句法研究填补一块空白,为进一步构建我国古典诗词句法理论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是前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0世纪以来宋词及古代诗词句法研究、赵长卿及其词作研究等等。 第二部分(第2章、第3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句子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赵长卿《惜香乐府》339首词3,896个格律句进行句法分析和描写。经过合并归类,3,460个非连贯句共得到三种句法结构类型:简单句、复杂句和不完全句,描写是依照赵词每个格律句字数多少的顺序进行的,赵词以七字句居多,其次是四、五、六字句,其中五字句和七字句的句式特点与近体诗相似,都是以“上二下三”式和“上四下三”式为主流。由436个格律句构成的181个连贯句共有17种句法结构。 第三部分(第4章)是相对于古代散文语法或近体诗语法,赵词中一些特殊句法现象举隅:(1)一字、二字和三字分别领起的领字句,可以领单句、偶句和排句。(2)以一般语序为参照的变序句,有主谓、述宾、定中、状述和述补的变序等,这种变序与“倒装”不甚相同。(3)为了语言的精练,赵词中还使用了一些省略形式,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比喻词、判断词、存在动词)、介词(“于”、“自”、“被”)的省略等。(4)名词句,大致与王力先生所说的“名词语”相同,绝大多数都是偏正结构,句子没有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是极有特色的一种句型。(5)其它句法变化,包括句式活用、句子分合及古代散文语法中罕见的“副词+名词语”形式。 第四部分(第5章)是关于赵词中部分用词和对句情况的简单描述。(1)颜色词:赵词3,896个格律句有460个使用了颜色词,总计501个,有红、绿、白等七大类,具有色彩丰富、色彩相映等特色。(2)叠字:近体诗很少使用叠字,赵词使用叠字230例,计117个,分叠音词和单音词的重叠两类,有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句法功能和摹声、绘色、状貌、强调等语用功能。(3)重字:一般词中忌讳使用重字,但赵词在四至九字句中都曾出现重字,有副词、形容词等的重用,并具有对比映衬、强调语义等表达功能。(4)对句:词中的句子并不要求对仗,但赵词从三字句到多字句,从简单句到不完全句就有数例形式对称、结构整齐的对句,并且极富特色。 第五部分(第6章)是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造成赵词特殊句法现象的成因分析,宋词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研究,从功能角度对宋词的考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