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原由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选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类人胶原蛋白高分子材料,是由人类胶原基因的mRNA反转录成cDNA,重组入大肠杆菌经高密度发酵而成,消除了动物源胶原病毒隐患的制约,特别是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特点,在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开发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同时目前重组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及应用潜质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还为数不多。 本文主要运用体外、体内两种方法探讨了类人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 1.体外细胞学试验 首先应用MTT法比较了HLCⅠ、HLCⅡ对BHK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HK-2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HLCⅠ、HLCⅡ组的细胞粘附数均远远大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HK-2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HLCⅠ、HLCⅡ组中生长旺盛且持续增殖。 近一步应用MTT法比较了HLCⅡ与壳聚糖、透明质酸及其它们复合对BHK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HLCⅡ、壳聚糖、透明质酸与共混组的细胞粘附数均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HLCⅡ组、壳聚糖组、HLCⅡ/壳聚糖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5d,添加生物材料组的BHK-21细胞增殖均大于对照组。其中HLCⅡ对BHK-21细胞的CPR(%)值大于壳聚糖和透明质酸组;生物材料复合组细胞的CPR(%)值又大于单一材料使用组。 2.体内植入实验 首先对UV法、GA法和DHT法制备类人胶原蛋白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类人胶原蛋白的交联方法,从而制备得到类人胶原蛋白膜和类人胶原蛋白海绵。 进一步选用昆明种小鼠进行皮下植入试验。结果表明:类人胶原蛋白膜和类人胶原蛋白海绵与组织相容性良好;相比较同期类人胶原蛋白海绵比类人胶原蛋白膜炎症要重,且恢复比较慢:在类人胶原蛋白膜和类人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植入小鼠皮下8周后,皮肤组织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