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物质属性的差异,可以对人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引起人的联想和想象,被赋予以主观情感,因此色彩运用成为了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色彩词,同时还有隐含的色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诗经》中的色彩词着手,探讨有关《诗经》色彩与视觉、知觉和审美效果的某些联系、《诗经》中的色彩词及审美蕴涵以及《诗经》色彩运用的意义等问题。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述色彩与《诗经》中的色彩词。一是有关色彩的几个问题。比如色彩词产生及运用的原因,这主要是色彩本身对于视觉的唤醒作用和知觉的主动参与,继而色彩被赋予主观情感固化为某种审美体验。二是《诗经》中的色彩以五色为主。尽管《诗经》涉及的种类繁多,但大致以红、白、黄、青、黑五色为主,这主要受五行观念的影响,是先民们朴素自然观的反映。第二章论述《诗经》中的色彩词及审美蕴涵。《诗经》中出现的色彩词以单音节为主,同一色彩词因使用对象和程度深浅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色彩词群。单音节红色词在《诗经》中共查到10个:赤、朱、丹、彤、骍、赪、赭、炜、赫、爽。红色词大致表达四种含义:1.光亮、鲜艳与美丽2.热烈、赤诚3.尊贵4.驱邪、避祸和求福。单音节白色词在《诗经》中共查到10个:白、素、缟、皓、皎、皦、皙、斯、翯、磋。白色词大致表达四种含义:1.素朴、淡雅2.纯真、和善3.庄重、圣洁与坚贞4.贤与德。单音节黄色词在《诗经》中共查到3个:黄、皇、芸。黄色词大致表达两种含义:1.尊贵2.衰败、颓废。单音节青色词在《诗经》中共查到5个:青、苍、绿、葱、蓝。青色大致表达两种含义:1.生机与活力2.相思、思念。单音节黑色词在《诗经》中共查到7个:玄、黑、缁、骊、黎、鬓、驖。黑色大致表达一种含义,即尊贵。第三章探讨《诗经》色彩运用的意义。《诗经》运用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情感、精神和心理状态。本章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分别阐释《诗经》色彩运用对其产生的意义和影响。是文明的觉醒。《诗经》时代的人们开始了对美的自在自为的追求,极力从大自然中寻找色彩美。他们善于用植物或动物色彩来渲染人物的容貌,并将具有染料属性的植物加以采摘、提炼并浆染各种颜色的布料,改变了单一色调,提高了审美视觉,获得了审美享受。这是满足于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是一种进步的社会状态。二是文化的积淀。色彩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时代的生存方式,历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崇尚具有民族通约性,它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双层主观要求。本节就玉文化和服饰文化为例,玉的洁白温润与君子的精神品质相结合,后被象征为伦理观念中的高尚品德和情操。而服饰色彩的运用更是社会制度的附属品,是色彩政治化、伦理化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