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设计推出的“民意立项”工作模式,通过赋予民众高度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将公众在民生工作开展中由被动接受方转变为直接参与方,以使公共物品供给更加精准。广安门外街道具有地域广、人口多、密度高等特点,各类民生需求和问题种类多样、情况复杂,其实践经验极具代表性。通过实施“民意立项”,该街道取得辖区内居民公众决策权受到空前重视,生活质量大幅提升,逐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诸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职能部门慢作为、项目内容单一、资金保障不充裕和项目执行周期普遍过长四个方面问题,阻碍了有关工作实施,影响落实效果,损害公众应得利益。本文着眼于广安门外街道“民意立项”实施现状开展研究,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解决建议。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总结、讨论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针对各方面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民意立项”概述,通过阐述“民意立项”的工作机制和其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内涵。第三章是广安门外街道“民意立项”现状,通过阐述该街道概况及其“民意立项”实施方式,进而归纳、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民意立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由问题出发,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析其成因。第五章是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从问题成因出发,提出调整该街道“民意立项”主责部门组织架构、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修订立项程序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几方面的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