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中外研究者对其都给予高度的评价。纵观现有研究资料,研究者对《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隔与不隔”的内涵及意义较为关注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生成及版本的变迁、研究者的整理解读,探讨研究者不断完善扩充《人间词话》、不断追寻“境界说”的过程,以还原一个被过分阐释乃至被部分遮蔽的《人间词话》。
手稿本《人间词话》是王氏初涉词学研究的产物,是灵感进发的的记录簿,所涉内容庞杂,并无严谨自觉的评价体系。而《国粹学报》本开始提出“境界”为首的评价标准,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思辨色彩。不管是在语言的加工润色还是在顺序的调整方面,都体现出体例上的精心编排。《盛京学报》本是从手稿本和《国粹学报》本中选取了31则,内容和顺序也作了调整,但仍可看出王氏以“境界”说为重。王氏以缩减内容条目、扩大“境界”说比例的方式,展示“境界说”的魅力,凸显其重要地位。
在后人的编撰中,《人间词话》的内容各不相同。按时间先后依次出现的校注本是徐调孚、周振甫注,王幼安校定的通行本《人间词话》;靳德峻笺证、蒲菁补笺的《人间词话》;许文雨的《〈人间词话〉讲疏》;滕成惠的《新注〈人间词话〉》。除了四种版本,王氏弟子赵万里也对《人间词话》作了整理,之后又有陈杏珍、刘烜的《重订〈人间词话〉》。各研究者在重新编订《人间词话》时进行了内容的增删,在《国粹学报》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作金字塔式的扩充,这又引起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研究者在重新增删的同时,对《人间词话》进行了再次解读,这种解读势必与王氏原意发生冲突,偏离作者原意,不利于读者“以意逆志”。
夏中义认为,二十世纪大陆王学史,大体是对《人间词话》的探讨史。而对《人间词话》的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境界说”。笔者认为,影响最大、遮蔽最深的也是“境界说”。第三章通过“境界说”的生成过程,说明王氏三个版本中只是把“境界”说作为首要评论标准,而后人的“境界”核心论、体系论将“首要标准”提升为“唯一标准”、“核心标准”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王国维在其专著中并未明确提过“境界”说的逻辑体系,后人研究中的体系说、境界核心论掩盖了手稿的状态,也弱化了其价它值理论,值得重新审视。